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可就在他准备离开时,冰面下方传来一声闷响??很轻,像谁敲了两下门。
所有人都僵住了。
李念站在岸边,握紧了口袋里的录音笔。
她知道这或许只是自然现象,是冻土收缩或是地下水流动。
但她也清楚,对那个父亲而言,这就是回应。
当天夜里,她录制了一段特别音频,上传至“耳朵驿站”
的公共频道:
>“有时候,我们穷尽一生等一个答案。
可真正的治愈,往往发生在提问本身被听见的那一刻。
你不孤单,不是因为你得到了回应,而是因为你终于敢说出那句话。”
这条音频在七十二小时内被下载超过百万次。
无数人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未寄出的话”
:
>“妈,我不是不想结婚,我只是怕变成你那样强撑着笑。”
>“兄弟,那年打架是我先动的手,我一直没勇气告诉你。”
>“老师,我抄你试卷是因为家里逼我考第一,我说不出口。”
>“宝宝,妈妈流产那天,其实很想哭,可爸爸说‘再怀就是了’,我就把眼泪咽下去了。”
这些文字如同暗流汇入大海,无声却汹涌。
与此同时,“全民倾听计划”
遭遇首次官方质疑。
某教育主管部门发布内部通报,称部分学校出现“过度倾听”
现象: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记录学生沉默时的呼吸节奏,忽视正常教学任务;有家长投诉孩子回家后只愿对着录音笔倾诉,不愿与家人交流。
舆论开始分化。
“矫情制造机”
“情绪消费主义”
“反向压抑的新形式”
等批评声四起。
李念没有回避。
她在一次公开讲座中直面争议:
>“我们不是教人沉溺于痛苦,而是教人识别自己的存在。
当你连‘我不快乐’都不敢承认时,怎么可能真正快乐?倾听不是终点,它是通往自由的第一步。”
她展示了一段视频:阳光中学的心理咨询室里,陈默正和一位新来的转学生交谈。
那人低着头,手指不停抠桌角。
陈默没有打断,也没有安慰,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