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知道外面正在发生什么,知道整个“启明”
都因为供应链的问题而承受着巨大压力,而他们寄予厚望的“回响”
项目,却卡在了这里。
就在这时,他的加密通讯器亮起,是白瑾发来的一份最新理论推导文件,并附言:“尝试用‘混沌熵增’模型重新构建标记的底层信息结构,或许可以绕过对方的模式识别。
附件是初步数学模型,仅供参考,风险自负。”
沈怀安立刻点开文件,里面是极其艰深的数学语言和模型构建过程。
他看得有些吃力,但其中关于利用信息本身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来隐藏标记的核心思想,如同一道强光,瞬间照亮了他之前的思维盲区!
(沈怀安内心:混沌熵增…让标记本身成为‘噪音’的一部分?!
)他立刻忘记了疲惫和挫败,抓起笔,在白瑾提供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开始疯狂地重新演算和修改自己的代码架构。
他将原本试图“精巧隐藏”
的标记,打散、重组,融入了一段看似完全随机、符合环境背景噪音的数据流中,只有通过特定的、基于“镜像”
核心算法的“钥匙”
,才能从中提取出有效的追踪信息。
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思路转变!
他不再追求“隐藏”
,而是追求“融合”
!
时间在笔尖和键盘的敲击声中飞速流逝。
窗外天色由暗转明,又渐渐染上夕阳的余晖。
沈怀安不知道自己演算了多少草稿,重构了多少次代码。
他眼中布满血丝,嘴唇干裂,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终于,在夜幕再次降临时,他完成了新版本“回响”
模型的重构。
他深吸一口气,颤抖着手指,启动了第四次,也是他自己加试的、基于白瑾新理论的模拟测试。
沙盘环境中,攻击依旧凶猛,对方的反制能力被模拟到极致。
红色的数据流如同狂暴的巨浪,不断冲击、探测、分析。
当回收信号再次建立时,新版“回响”
启动。
那携带了标记的信息,不再是一段精心伪装的“密文”
,而是化作了一片看似毫无意义的、与周围环境噪音完美融合的“混沌之云”
,顺着回收通道,悄无声息地流淌而去。
屏幕上,攻击成功的红色标记依旧亮起。
一秒,两秒,三秒……没有警报!
没有反制!
代表反向标记的蓝色光点,虽然微弱,却持续而稳定地在攻击路径的尽头闪烁着,清晰地标注出了敌方“数据接收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