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 学习的高山:孩子不需要家里再多个老师
banner"
>
“孩子,你为什么不会啊”
有一次带儿子上课,进教室时课程还没开始。
最后一排坐着一对母女,母亲在指导女儿学习,她用大力金刚指以高频率猛戳桌上的书,发出“咚咚”
的巨响,女儿则眉头紧锁做冥思苦想状,不时辅以嘬牙花子之声表达其难以理解之意。
可以看出,双方都投入了极大的情绪,令人动容。
我刚把书包放好,那位母亲突然爆出一声怒吼:“这有什么难的?你为什么不会啊!”
声如洪钟、感情强烈、气息充沛,颇有老艺术家的台词功力。
可以听出母亲欲以此问达到令女儿振聋发聩的效果,但效果显然不佳,女儿一副便秘的表情,不知如何回答——然而旁人却遭了殃,在“啊——”
带着金属音的回声中,我脚下一崴差点摔倒,我儿子则被吓掉了手里的水壶。
此时,我儿子可能只是单纯地被吓了一跳,而我则被勾起了伤心的往事。
我小时候是属于比较笨的孩子,用稍微正面的话来说就是缺乏灵气。
这一缺点最大的表现就是学东西比较慢。
比如,在托儿所里,阿姨教《咏鹅》,教了三五遍后,大家基本可以念个七七八八,而我依然记不太清楚,扯着脖子喊完“鹅鹅鹅”
后就只好依靠精湛的演技对着口形,滥竽充数地混下去。
在练踩镲和三角铁的同奏表演时,也出现了混乱的情况,我经常在需要踩镲的紧要关头秀气地敲起三角铁,或者在大家侧耳倾听,等待一声轻盈的三角铁的时候,我却“咔嚓”
踩出一声霹雷。
坦率地讲,我花了不少时间才把手脚搞协调,给阿姨和小朋友们添了不少麻烦。
我知道自己有这个毛病,就只好满怀歉意地面对一切新事物的学习,尽量少给别人添麻烦。
尽管我认为自己也有优点,比如如何爬到院里那棵树上,我就比别的孩子都强,甚至无师自通,但这点似乎不太值得别人关注。
就这么慢半拍地混完了托儿所,倒也平平安安。
但后来,我上学了。
我本以为上了学好歹能混上一段日子,没想到很快就暴露了——在学习如何写数字“8”
时,我翻了车。
“8”
的正确写法是先下笔完成一个“S”
,再自下而上地掐腰勾回去。
在这里一本正经地给大家讲解“8”
的写法,让我很羞耻,但我不得不这么做,我对诸位的智商绝无藐视之意,因为我需要说清楚我是如何写的。
我在写完“S”
的上半部分后,应该往下走笔以完成整个“S”
时遇到了麻烦——我无法控制自己的右手执笔下行,必须勾上去完成一个“O”
,屡试不爽。
这个圈儿画起来极顺手,而且相当圆,无比美观,若是从美术的角度测评,颇具水准,但可惜这是数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