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至于今天的80分,我就当再蛰伏一次,马虎了——反正我什么都会。
颇有点大智若愚的高深。
直到我发现我其实是大愚弱智。
现在回想起来,每一次用马虎解释问题,都让我更笨一些,而一次次心安理得地享受这种马虎,让我最终丧失了变聪明的机会。
马虎,为多少中国式掩耳盗铃教育法提供了出口。
我们家长总认为,孩子脑子没问题就好,大方向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至于细致、投入这些品质,等到他成熟的那天自然就具备了。
这无异于天上掉馅饼。
而现实是,凭借智商创造的成功,并不比做事细致创造的成功多——恐怕还少得多。
我很担心家长们今后会面临接受现实的痛苦,毕竟这个世界没几个能光靠智商吃饭的人。
野心是不错,但智商是硬伤。
所以现在家里人一提马虎,我就马上跟我儿子说:“不要总说自己是马虎,马虎就是学习能力低,马虎就是做事能力不强,马虎是另外一种笨。
但这种笨可以改,而且什么时候都可以改,越早就越好改。
但如果你习惯了马虎,就很难改。
你如果不想成为一个智商正常的笨人,就不要总拿马虎说事。”
这种我自认为是拨乱反正的行为让我挨了不少白眼。
家里人认为我偏要把问题扩大化,都认定我成心找茬儿、故意刁难,专找难听的说,本来一句“呵呵呵,马虎了”
就过去的事,非要一脸严肃地说上半天打击孩子。
可是,我作为一个不那么聪明的家长,最大的优势就是带着自我反省去承上启下。
鉴于马虎这个毛病害得我现在脑子都不那么灵光,我认为,我这个白眼还得继续挨下去。
谨慎喝鸡汤,我来刮刮油
在教育孩子时,不少家长拿“马虎”
当台阶,认为只要脑子没问题,马虎也不是问题。
甚至说到马虎,还有那么点暧昧,仿佛孩子只要智商不低,下回说不马虎就能不马虎了。
我们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把重点搞偏。
我说的偏并不是不应该教育,而是教育的着眼点在哪里。
比如,我见过不少家长,自己的孩子不会拼拼音,或者没学会认钟表,而别的孩子在这个年纪已经会了,就会觉得这是天大的事,心里特别着急,教育孩子时也跟着急起来,为今天、此刻、马上必须要学会拼音和认钟表的目标搞到场面难以收拾,但说到诸如“马虎”
一类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毛病,反而不觉得“危机重重”
。
知识固然重要,但从长期来看,对一个人来说知识是动态的、需要更新的,甚至是可以过时的,而这些知识被时间冲刷后还能留在孩子身上的,才是孩子真正“学到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