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这一声“不”
,不是对抗,不是拒绝,而是一种宣言:我们存在,我们不同,我们依然选择连接。
巨眼剧烈震颤,火焰熄灭,裂缝缓缓闭合。
天空恢复清明,阳光洒落,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但林婉清知道,这只是第一次交锋。
三天后,第一批外来者抵达。
一艘科研船破浪而来,悬挂国际共感研究联盟旗帜。
甲板上走下几名身穿防护服的专家,为首者是曾在格陵兰基地工作的艾琳博士。
她见到林婉清的第一句话便是:“全球共感指数在过去七十二小时内上升了417%,源头锁定在这里。
你们做了什么?”
林婉清微笑:“我们教孩子做了一场梦。”
艾琳愣住,随即注意到身边一名随行儿童研究员正呆呆望着天空,口中喃喃:“我梦见一座塔……有人说,轮到我了。”
更多船只陆续靠岸。
有政府代表,有媒体团队,也有自发前来的觉醒者。
他们带来质疑、恐惧,也带来希望与求知欲。
林婉清没有拒绝任何人。
她在广场设立公开讲坛,每日授课,内容从“共感基础原理”
到“如何区分真实与植入记忆”
,再到“集体意识中的个体主权保护”
。
她强调最多的一句话是:“连接,是为了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而不是失去自己。”
一个月后,第十三座共鸣塔正式激活。
不是以建筑形式,而是以整座岛屿的生命网络为载体。
每当夜幕降临,岛民手牵手围成圆圈,孩子们手持修复后的陶铃,共同吟唱一首无词的摇篮曲。
歌声融入海风,顺着地脉传向四方,与其他十一座塔形成共振联结。
第十二颗星相继点亮。
地球呼吸愈发有力,间隔缩短至每九十秒一次。
火星晶体释放出稳定信号波,与地球塔阵达成同步。
而在西伯利亚冰原之下,那座微型倒悬塔首次浮空一寸,释放出柔和白光,照亮方圆百里冻土。
最后一块拼图,只剩下澳大利亚沙漠中的黑曜石板。
林婉清决定启程。
临行前夜,她将《梦录?壹》交给阿舟。
“当你听见塔的声音时,就翻开它。”
她说,“记住,真正的守门人,永远愿意把门交给下一个愿意倾听的人。”
黎明时分,她登上一艘改装过的深海探测艇,目的地:沉没区X-9。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