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七年前第一次见到王侃侃的画面突然闪回:在麻省理工学院的粒子物理实验室,这个23岁的年轻人站在黑板前推导引力子方程,阳光透过舷窗在他身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几何图形,像一幅立体的傅里叶变换图谱。
那时王侃侃的眼睛亮得像两颗o型主序星,瞳孔里只有对物理公式的纯粹渴望,没有丝毫杂质。
米凡还记得他第一次解开狄拉克方程时,兴奋地打翻了整杯咖啡,褐色的液体在公式手稿上漫延,像他们后来共同探索的未知领域,那些不规则的边缘恰好与暗能量的分布模型相似,误差率仅为12。
但米凡脸上依旧挂着亲昵的微笑,向前迈出一步,意大利手工定制皮鞋踩在复合地板上发出440赫兹的标准音——那是音乐会a调的频率,也是他认为最能传递权威的声音,与交响乐的标准音完全一致。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由王侃侃博士主持终极七区的全面工作。
他的指令等同于我的指令,他的签名具有与我同等的法律效力。”
他停顿05秒,让这句话在每个人的耳蜗里形成足够的记忆刻痕,“如果说我是打开多重宇宙之门的钥匙,那他就是能精准插入锁孔的那只手,他的指纹已经录入了所有核心实验室的权限系统,包括存放核电池蓝图的c区保险库。”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确保每个人都接收到了这个信息,视线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的时间精确控制在08秒,既不显得偏爱也不显得冷漠。
六会议室的空气突然变得粘稠如糖浆,声速从340s降至338s,湿度计显示数值正在缓慢上升,从45升至52。
没有人鼓掌,甚至没人转动脖颈。
米凡能感知到投向王侃侃的目光——它们像带着温度的红外探针,灼烧着那个年轻人的后颈,温度比周围环境高出08c。
王侃侃放在桌下的手悄悄握紧,指甲嵌入掌心05毫米,这个力度恰好能通过疼痛保持清醒又不留下痕迹,他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像弯曲的金属钩,皮肤下的血管清晰可见,像地图上的河流。
他的耳尖泛起的红晕正以每秒2的速度向耳廓蔓延,这是交感神经兴奋的典型表现,像他少年时第一次在国际物理奥赛获奖时的模样,当时也是这样从耳根红到脸颊,只是那时的红晕分布更均匀。
,!
王侃侃的眼前突然闪过一幅全息图景:自己站在米王1号的舰桥上,脚下是旋转的仙女座星系三维投影,星系的悬臂正以每秒300公里的速度缓慢转动,那些曾经对他冷眼旁观的科学家们此刻都低着头,像朝拜君王的臣民。
这个念头像岩浆般灼烧着他的下丘脑,让他手心瞬间沁出01毫升冷汗,在智能手环上凝成细小的盐晶,手环的传感器立刻检测到并启动了烘干程序,微型加热片在03秒内将温度升至38c。
手环突然震动起来,弹出一条三年前的旧信息——是米凡在他生日时发的:“科学的殿堂不需要王座,只需要阶梯,而每个阶梯都刻着‘共享’二字。”
信息下方还附着一张照片,是两人在阿尔卑斯山脉观测站的合影,背景里的银河像一条璀璨的围巾,那时王侃侃的笑容里还没有现在的复杂情绪,眼角的细纹也比现在浅得多。
当米凡宣布由他全权负责时,王侃侃的瞳孔在05秒内完成三次收缩,每次收缩的幅度都精确到2毫米,像相机镜头在调整焦距。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大腿上敲击出摩斯密码——“—?—??—?—”
(清除),这是十年前在特殊部队服役时学到的暗号,那时他负责处理危险的实验性武器,代号“因微子猎手”
,每次执行任务前都会用这个暗号确认目标。
呼吸频率被刻意调整到每分钟16次,但微微颤抖的耳垂还是暴露了真实情绪,那片薄薄的皮肤下,毛细血管正以肉眼难辨的速度扩张收缩,像潮汐在岸边进退。
他的终端在口袋里震动,显示有一封加密邮件待阅,发件人栏是一串乱码,那是他安插在核电池车间的眼线发来的进度报告,内容只有一个数字:997,后面跟着一个代表安全的绿色对勾,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核心部件已完成低温测试”
。
米凡的后背突然泛起一阵寒意,像细小的冰针顺着脊椎爬升,从尾椎一直蔓延到后颈,让汗毛都竖了起来,像遭遇了静电袭击。
他能“听见”
王侃侃脑海里的声音,那些念头像碎玻璃般锋利,划破了原本和谐的思维磁场。
三年前两人在阿尔卑斯山脉观测引力透镜的画面突然浮现:王侃侃冻得发紫的手指还在笔记本上记录数据,笔尖在-15c的低温下几乎要凝固,墨水流出的速度比常温慢了3倍,米凡把自己的防寒手套摘给他,那时这个年轻人的眼睛里只有对宇宙的敬畏,像仰望星空的孩童。
现在那片星空似乎被野心的乌云遮蔽了,只剩下功利的星光,像被污染的城市夜空。
会议结束的编钟声从远古传来,那是用西周时期的青铜编钟录制的音效,米凡特意选择这种频率的声音,认为它能让人保持清醒。
编钟的泛音里包含着2800年前的声纹记忆,像历史在提醒着什么,其中c调的泛音恰好与氢原子的跃迁频率相同,都是247x101?hz。
他看着众人鱼贯而出,他们的脚步声在走廊里交织成无形的网,形成一种独特的声纹图谱,米凡甚至能通过脚步声分辨出每个人的身份,准确率达到98。
最后一个人离开时,他走到王侃侃面前,掌心向上伸出手——这个在肢体语言中代表坦诚与信任的姿势,手指间的距离精确控制在25厘米,是经过礼仪专家设计的最佳亲和距离,像他每次化解学术争端时的姿态,既不疏远也不越界。
七王侃侃犹豫了03秒,握住了那只手。
米凡的手掌微凉,温度比他低12c,指腹上的星图茧点恰好与他掌心的纹路契合,像两把互补的钥匙。
这个触感让王侃侃的心脏漏跳一拍,大学时的画面突然涌来:米凡就是这样握着他的手,在黑板上写下第一个引力场方程,粉笔灰落在两人的手背上,像细小的星辰。
那时导师的手心总是温暖的,能让他慌乱的心平静下来。
现在这只手的温度比记忆中低了12c,像被某种无形的隔阂冷却了,也许是自己的野心在两人之间筑起了冰墙,隔绝了温度的传递,这层冰墙的厚度,恰如他们之间的信任裂痕。
“好久没到外面吃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