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再次精准引用法规。
苏院长的手指无声地在桌上敲了一下。
接着,委员们又询问了气性坏疽截肢和车祸现场开颅手术。
林默每一次的回答都基于同样的逻辑:极端紧急情况、生命至上原则、具备相应能力、结果导向良好、符合伦理和法律框架。
他言辞简洁,逻辑清晰,引用的资料准确无误,表现出远超其年资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功底。
他的冷静和有条不紊的应对,让几位原本面色严肃的委员神情稍稍缓和。
学术权威们或许看重规矩,但他们更尊重事实和逻辑。
赵启明的脸色渐渐有些难看。
他没想到林默准备如此充分,应对如此沉稳。
眼看关于“程序”
的质疑似乎难以奏效,赵启明对坐在末尾的一位委员使了个眼色。
那是一位消化内科的副主任,以性格刻板、注重论文和“规范”
着称。
他清了清嗓子,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语气带着学术探讨式的刁难:“林医生,我们注意到,你处理的病例往往难度极高,成功率也异常高。
这固然体现了你的技术能力。
但作为学术探讨,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下‘过度医疗’或‘技术炫耀’的潜在风险?尤其在你这个年资,追求高难度手术,是否可能存在忽视基础医疗、增加患者不必要的风险和医疗成本的可能?”
这个问题极其阴险,将林默的技术优势扭曲成了潜在缺点,暗示他为了炫技而将患者置于风险之中。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
几位委员皱起了眉头,这个问题有些超出“程序”
范畴,带着人身攻击的意味,但在学术探讨的名义下,又难以直接驳斥。
高远在角落几乎要忍不住笑出来。
赵启明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林默身上,看他如何应对这诛心之问。
林默沉默了片刻,抬起头,目光扫过提问者,然后缓缓看向在场的每一位委员。
他的眼神依旧平静,却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锐利。
“这位老师的问题,涉及到医疗行为的本质。”
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认为,判断是否‘过度医疗’或‘技术炫耀’,核心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基于患者的最大利益。”
“我从未主动选择过‘高难度’。”
他继续道,语气平淡却带着力量,“我选择的,只是在患者生命受到威胁时,那条生存概率最高的路径。
无论这条路是简单还是复杂。”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