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林默切开右心房,在薄弱的房间隔上用特制的造口器打了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小孔。
瞬间,一部分含氧量低的右心房血液得以分流到左心房,有效降低了右心系统的压力。
“右房压下降,中心静脉压下降。”
麻醉主任实时汇报着好消息。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硬骨头”
是接下来的potts分流术。
这需要将左肺动脉与降主动脉进行侧侧吻合,在如此高的肺血管压力和脆弱组织条件下,无异于刀锋上跳舞。
林默需要在一个极其狭窄和深在的视野里,游离出左肺动脉和降主动脉的特定段落。
周围是重要的神经、淋巴管和侧支血管,任何一点损伤都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手术显微镜被推了上来。
林默调整好焦距,整个人仿佛与显微镜融为一体。
他的世界,此刻只剩下屏幕上那放大而清晰的血管解剖。
时间在寂静中缓慢流淌,只有器械偶尔碰撞的细微声响。
林默的操作精细到了毫米级别,每一次分离,每一次结扎,都冷静得如同机器。
张浩全神贯注地配合着,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被巡回护士轻轻擦去。
杨主任在一旁观摩,心中充满了震撼,他从未见过如此举重若轻、又如此精准致命的操作。
“左肺动脉游离完毕。”
“降主动脉游离完毕。”
两个关键血管被小心地用阻断钳控制住。
最关键的时刻到来——切开、吻合。
林默拿起显微手术刀,在左肺动脉侧壁做了一个精确的切口。
几乎是同时,张浩在降主动脉对应位置也做了一个同样大小的切口。
下一刻,林默手持比头发丝还细的prolene缝线,开始了最为关键的血管吻合。
他的手指稳定得没有一丝颤抖,进针、出针、打结,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每一针的间距和深度都完美无瑕。
《时代脊梁》的镜头紧紧跟随着那飞舞的缝针和丝线,记录下这决定生死的一针一线。
控制室内,陆青屿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和模拟图像,突然,她眉头微蹙,对着麦克风冷静地说道:“林主任,实时模型显示,主动脉侧压力波动较预期增大5,请注意吻合口张力。”
林默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只是极其轻微地调整了一下牵拉的角度和力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