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保持着客气而疏离的态度,我明显能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壁垒。
在这里,学历、背景、资历,似乎都比在乡镇时显得更加重要。
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是解决住宿问题。
我在县委宿舍大院附近,租了一个一室一厅的老房子,面积不大,家具简陋,但总算在县城有了个落脚点。
张婷帮我打扫收拾,脸上带着心疼:“这条件不比你在镇上好多少。”
我笑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挺好的,起码离你近了。”
报到第三天,我就在走廊上撞见了赵明宇。
他如今在秘书科,据说很得府办某位副主任的赏识,主要负责服务联络分管教育和卫生的李副县长,俨然是府办里的“红人”
。
在走廊上碰到,他故意停下脚步,上下打量了着我,脸上挂着那种熟悉的、带着优越感的笑容:“哟,林涛?你也调府办来了?可以啊,攀上高枝了?”
他把“攀”
字咬得特别重。
我平静地看着他:“组织安排,工作需要。”
“呵呵,府办可不比下面,水深着呢,小心别呛着。”
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昂着头走了。
我知道,今后的日子,少不了和他的明争暗斗。
但初来乍到,我告诫自己,必须沉住气,先把根基扎稳。
府办的工作节奏极快,要求极高。
一份简单的通知,格式、用语都有严格规范;一个会议的筹备,需要考虑无数细节;一篇汇报材料,更是要反复打磨,字斟句酌。
我虽然有一定文字基础,但面对如此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完全不熟悉的县域全局情况,最初工作起来还是感到吃力。
刘科长看我是农学专业的,交给我的第一个独立任务,是起草一份关于全县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的简报初稿。
我联系了马壮,问到了他们县农业局负责起草材料的同志的联系方式,要到了基本的材料素材,熬了两个晚上,又查阅了大量资料,把自己在大山镇搞三黄鸡的一些思考和观察也融了进去,自觉写得还算扎实。
稿子交给刘科长,他看了半晌,用红笔在上面画了好几个圈,眉头微皱:“林涛啊,思路是有的,但站位不够高。
不能只盯着你熟悉的那一亩三分地,要从全县层面看问题。
还有,这个提法……不太准确,容易引起歧义。
这个数据……要跟农业局再核实一下。
拿回去,再改改。”
虽然没有严厉批评,但那不容置疑的语气和满篇的红色批注,还是让我脸上火辣辣的。
我意识到,在这个地方,光有基层经验还不够,必须迅速提升自己的宏观思维和政策水平。
这段时间,我成了办公室里最早到、最晚走的人。
大量阅读上级文件、政策法规、县里历年工作报告和重要会议纪要,熟悉各科室业务,向老同事请教,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张婷也常来帮我,她在县委办信息科,熟公文规范,也有很多一手的两点信息。
晚上她会带着热粥来出租屋,帮我核对数据、润色文字。
(求个龙套名字,不定期出现,可以在这里留个言。
):()选调生的宦海生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