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当场跪倒,泪流满面,喃喃道:“我听见了……那是人类第一次学会害怕失去的声音。”
消息传开后,忆言树的根系骤然加速蔓延。
它们穿透岩层,绕过城市地基,甚至潜入海底隧道,在全球各大洲的关键节点形成环形网络。
科学家称之为“语脉系统”
,认为这是一场跨越地理与文明的语言觉醒。
更惊人的是,凡是靠近这些语脉的人,哪怕未曾接入共语网,也会在梦中听到低语??不是命令,不是灌输,而是无数个微小的声音在问:
>“你还记得吗?”
>“你愿意再说一次吗?”
>“如果现在不说,以后还能说给谁听?”
于是,有人开始写信。
不是电子通讯,也不是语音留言,而是真正用笔写在纸上的情书、道歉信、告别辞。
邮局恢复了早已废弃的“慢递服务”
,承诺将信件保存三十年后再寄出。
一位百岁老人颤抖着写下给亡妻的第七百封信,结尾仍是那句:“今天阳光很好,我想你了。”
一个小学生则给五年前转学的好友寄去一幅画,画上两个孩子手拉手站在彩虹下,背面写着:“我一直没告诉你,那天我不是不想陪你去厕所,我是怕别人笑你说话结巴。”
这些信件被集中存放在忆言树旁新建的“未言馆”
中。
每当风穿过馆顶的水晶风铃,整片建筑便会发出柔和共鸣,如同千万颗心同时轻轻震动。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承受这份苏醒。
西南山区的一位教师在读完匿名信当晚突发心梗。
抢救室门外,她的丈夫握着她冰冷的手,一遍遍重复:“你说你要教一辈子语文的……你怎么不说完就走?”
监护仪上的曲线几近平直,就在医生准备宣布时间时,女人的手指忽然微微一动,嘴唇翕张,吐出三个字:“对不起。”
这三个字通过病房内常驻的共语感应器,瞬间传遍全国。
系统识别出这是她三十年来第一次向丈夫道歉??当年他为供她读书辍学打工,她却嫌他“没文化”
,婚后常年冷言相向。
此刻,无数陌生人默默停下手中的事,闭眼聆听这迟来半生的柔软。
她活了下来。
醒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开一门新课,叫‘如何说再见’。”
与此同时,东海渔村的老渔民将那把断弦古琴送至北境后,并未离开。
他在忆言树下搭了个简陋草棚,每日拂尘、焚香,却不弹奏。
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恭敬对待一把废琴,他只答:“它等的人还没来。”
直到某个月圆之夜,他半夜惊醒,发现琴身竟渗出细密水珠,宛如泪痕。
他慌忙点灯查看,只见七根断裂的琴弦不知何时已重新连接,材质非丝非金属,而是由极细的水晶纤维编织而成,在月光下流转着淡青色光泽。
他颤抖着手拨动第一根弦。
没有声音。
但整个共语神经网在同一刹那中断运行三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