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他合上笔记本,推了推鼻梁上的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一种急于证明的光芒。
“各位老师,”
他的声音清晰有力,带着一丝海归学子的自信,“我认为,我们应该跳出传统分科的思维局限,从神经免疫代谢网络的角度重新审视。”
“最新一期的《自然神经医学》综述指出,慢性应激、微炎症状态、肠道菌群失调、线粒体功能受损,这西个维度相互作用,可以形成一种‘低唤醒稳态’,完美解释这种查无异常的极度嗜睡!”
他语速加快,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我建议,立刻启动:
一,超高精度脑脊液细胞因子谱检测,锁定微炎症靶点;
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尤其是短链脂肪酸产生菌丰度;
三,利用新型PET示踪剂进行脑内线粒体功能成像;
西,监测24小时皮质醇节律和迷走神经张力。
一旦找到核心失衡点,就可以进行精准干预!
比如靶向抗炎、益生元益生菌移植、线粒体营养素补充、或是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
他越说越兴奋,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仿佛己经看到了那篇即将发表的顶级论文。
他最后看向周克勤,眼神灼灼:“周院,这是目前国际最前沿的思路!
虽然检测成本高,周期相对长一点,但方向绝对正确!”
会诊室里再次陷入沉默。
赵主任皱眉看着自己面前的报告,没说话。
孙主任撇了撇嘴,显然对这种“听起来高大上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的方案不感冒。
钱主任依旧温和地笑着,眼神里却带着一丝“纸上谈兵”
的意味。
吴主任则若有所思。
周克勤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揉了揉太阳穴,欧阳自奋说的每一个方案,都像一把大铁锤敲在他紧绷的神经上。
前沿?正确?听起来是那么回事。
可检测要多久?结果出来怎么解读?
那些“精准干预”
在国内有没有开展条件?最关键的是,黄铁峰等得起吗?上面的压力顶得住吗?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疲惫感几乎要溢出来。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带着最后一丝希冀,投向了身边坐着的李道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