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一伤树血出与植物遭害体现的血崇拜观念(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5]

这一传说的深刻生态内涵,给神话的生态价值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西方研究者指出在神话里,一切存在都被当成是有生命的:“或者说那里不存在我们所说的东西,只存在着参与同一生命潮流的那些有灵气的存在物——人类、动物、植物或石头。

……正是通过这种关系,通过与树的共存,通过作为人的生命意象的甘薯,一句话,通过生动形象的神话,人才懂得自己的存在,并认识了自己。”

[6]

俄罗斯学者维谢洛夫斯基也考察过“人——树木——植物”

的迷信传说,一些早期氏族认为自己祖先是树木,有的传说是人变成植物,而维吉尔《埃涅阿斯记》描写人们从波吕多洛斯的墓上折断灌木时,从树枝上流下了鲜血:“沿着这些同一的途径,就可能出现某一树木、植物同人的生命休戚相关的观念。”

他引用了欧洲许多人化为植物的民间传说,有许多与古代中国魏晋以降的连理树故事,非常类似。

他是把人们的敬神心理同生命崇拜连带一起讨论的:

形象性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其他途径上实现的。

个性的分离,对于它的精神本性的意识(与祖先崇拜相联系)应当导致自然界的生命力在想象中分化为某种个别的,类似有生命的,个体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水中,林间,天空气象中活动,表示意愿,发挥影响;于是每一棵树上都出现了各自的树精,他的生命同树联系在一起,他感到疼痛,当树被砍伐时,他便同它一起死去。

在希腊人那里如此;在印度,越南,也有同样的观念。

[7]

何以在两晋南北朝之际,中原也骤然涌现了那么多的树神遭害故事?而且异文多样,传播如此广泛?其原因当是多方面的。

首先,秦汉时期,中原人们已初步认识到树木之于生活的重要,这是危机初露端倪的敏感。

像《史记·货殖列传》揭示出:“(邹鲁)无林泽之饶”

;《盐铁论·通有》称:“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

;《汉书·朱买臣传》写他“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

因此,不少人已经注意营造柴林和炭薪林来稳定经济。

桑林和许多果树的种植也得到了重视。

以至《礼记·月令》规定:“孟春之月……禁止伐木”

;“孟夏之月……毋伐大树”

;“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

;“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

;“仲冬之月……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

汉末直到两晋战乱灾荒频仍,而林木种植业生产周期一般较长,年命有限的人们哪能等及?因此论者正确指出,汉末战乱带来的危害十分巨大,“引发林木种植业的萧条与崩溃”

[8]。

于是伐木毁林的严重问题,也被文学母题敏感关注到了。

华夏古人以对待树态度为代表的生态观念,具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因此,上述文学现象不仅仅是志怪小说繁荣随之而来的一个主题,除了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反思,它还有着佛教敬树和戒杀思想的濡染。

外域树木崇拜触媒和佛经母题传播,也是不可低估的因素。

从自然界生态环境的保护上看,通常认为,水旱灾荒与林木垦殖有着密切关系,这不能不影响到普遍性的民俗心理。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第三章,将“林垦政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