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
此物能作鬼魅,行病于人。
吴有道士戴昞者,偶视之,以越章封泥作数百封,乘舟以此封泥遍掷潭中,良久,有大鼋径长丈馀,浮出不敢动,乃格煞之,而病者并愈也。
又有小鼋出,罗列死于渚上甚多。
……[4]
深潭中的大鼋把这方水域看作是自己的领地,屡屡危害来入侵的人类,这本来是动物对于入侵自己领地者的本能反应,其实不过是生存的需要,不料也为自身招来杀身之祸,还殃及子孙。
看来,道士肯定在“黄神越章之印”
中加进了某些不利于水质的物质,才使得鼋类不得不浮出水面。
研究者曾注意到,阳嘉二年(133)山系户县曹鲁伯镇墓文中说到“何以为信,神药厌填(镇),封黄神越章之印。”
应该说的就是在陶罐中放置神药,用黄神越章来封印罐口[5]。
不过,水中动物的权利,在古代中国人这里,与其所认为的所有动物的权利一样,却无庸讳言,是时有时无,忽大忽小的。
在上述故事里,则无疑是以人类和人的利益为中心的。
而事实上,水中生物巨鼋实际上没有犯什么错,它们的行为,不过是作为水族的物种生存本能,并非有意要危害人类生命的。
何以还要无辜地遭到屠杀?那不过是贪心的人类争夺生存空间的牺牲品罢了。
[1]见刘守华:《中国的〈斗鼠记〉与日本的〈弃老山〉》,《比较故事学论考》,第158—170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李剑国:《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第54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7。
而《法苑珠林》卷四三引《搜神记》也有此故事异文:“吴孙皓宝鼎元年六月晦,丹阳宣骞母,年八十矣。
亦因洗浴,化为鼋,其状如黄氏。
骞兄弟四人,闭户卫之,掘堂上作大坎,泻水其中。
鼋入坎游戏,一二日间,恒延颈外望。
伺户小开,便轮转自跃,入于深渊,遂不复还。”
[3]李剑国:《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后记》,第40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7。
次非、菑丘欣、澹台子羽等人也曾水中刺蛟,见《吕氏春秋·知分》、《韩诗外传》卷十第七章、《吴越春秋》、《水经注》等。
然而,在早期文学所表现的人与动物关系的片段中,勇士水中刺杀大鼋的叙事,可以说是最有看点,也是最为人们所乐于谈论的内容之一。
张华《博物志》卷七同时收录次非、菑丘欣、澹台子三个勇士水中刺蛟故事,作为“异闻”
一类的构成,说明魏晋之时人们对于水中斗杀水兽一类故事的关注。
李剑国据《文选》卷五左思《吴都赋》刘逵注引,认为澹台子羽刺蛟故事出干宝《搜神记》,见前引书,第414页。
[4]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卷十七《登涉》,第31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
[5]参见刘屹:《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第281—28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