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薄暮,有老翁持红柬谓闸官曰:‘明日,贱眷移居,槽船乞暂缓放行,毋致拥挤。
’言讫不见,官甚异之。
次早,见有巨鼋无数,蹒跚渡闸,最大者侧其身而过,自朝至晡,络绎不绝。
粮艘不敢搀越,俟过毕乃行,昨所见老翁,盖鼋神也。”
[4]如果不是人们对于大鼋以及大鼋的故事传闻较为熟悉,又有特殊的感情,哪能在想象世界中有如此“高情商”
、懂人情的精怪!
治河过程中经常出现对于巨鼋生存之地的占用,本来会引起人与巨鼋的冲突。
然而巨鼋有理有节,聪明地及时沟通,取得关照。
当然故事暗含着对于能够通融巨鼋过道、宽容相待的地方官的肯定,而前提是对于这类动物的同情悯惜。
故事体现的某些“科学发展观”
的内蕴,不称得上是值得倡扬的吗?
其次,人与水中动物的纠葛,因水兽的神秘性、不可知性和危害性,导致大鼋的较早妖魔化。
与此相联系的是小说中的“金鳌”
形象,虽然不能说完全与现实生活中的对应,不能理解为直录,至少属于取材传闻,同时加进了对于其他水兽的一些体会。
如清代小说细致地描写类似于大鼋的水兽:
那东西似鱼非鱼,似龟非龟,头生得和龙头相仿,却没有须;身上披着一重坚厚的甲壳,与龟相似;身体的长度却较龟要加上两倍;头颈完全像龟,尾巴却像大鱼,也生着四脚,趾间厚皮相连,用为划水之具;通体深褐,略现金色光采,体长一丈六七左右,形状极为怕人。
此物平常匿居水底,觅食时就出水面,如同一只小船一般,行动极快。
最奇怪的,此物不仅能在水中活动,一般地也能上岸游行。
凭着它一副锋利的牙齿和坚厚的皮和甲壳,什么也不怕。
它最喜欢的食品,就是猪羊牛犬之类,尤其喜欢吃人。
力大无穷,海船遇见它,无论船身多大,只消它用背一掀,不是打个大窟窿下沉,就是翻身打滚,决无幸免之理。
上岸时,就是农家最大的水牛,被它一口咬住,拖着走时,强也强不得一下。
其他畜类遇到它时,自然更不消说了。
[5]
按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结果显示:鼋牙齿锋利,但主要吃螺、蚬、蚌和鱼、虾等,食量也很大。
在夏秋季节鼋会每隔一段时间浮出水面进行换气,而浮出水面时一般都是头部朝下游动,但是在夏季有时也会头部朝上游动而浮起来,民间则认为这种行为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因此称其为“气象预报员”
。
足见老鼋出水有风暴相随是物种生态的一个自然现象。
上文所叙比较真实,毕竟古人对大鼋的了解还不很全面。
而叙事以人类为中心,从人类(包括人所驯养的一些陆地动物)与大鼋对立、冲突的角度看待大鼋的。
以为如大鼋这类水中动物之于人类是害多利少,要特别注意防备。
可以认为,在一般性的对于危害人类的陆地野兽的恐惧外,关于那些如大鼋之类水中害人猛兽的叙述,还带有较多的神秘感,更加带有神秘莫测的意味。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记载:
山东济南府有大清桥,为济河之锁钥。
桥孔十一,其中水独黑,无敢刺舟而过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