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二虎的预兆报恩与虎孤儿的人心和记忆(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王子怒,拘之归,婉谕之。

初娘以琵琶击伤王子额,复自触柱求死。

遂大怒,命众执缚斩于市。

令出,缚初娘至市,初娘大笑曰:“天下那有改节的是,守节的不是,而欲杀之乎?”

众方愕然,忽大风迷目,腥恶异常,风过处,一巨虎衔一琵琶至,众各奔散。

虎释琵琶,衔初娘去,复回首欲取琵琶,进退踌躇,一小虎至,衔琵琶去。

见者惊绝。

后其叔将逝,见初娘跨白虎,抱琵琶,卷发鬅鬙,拍手一笑而过,音容不可复得矣。

相对于亲情浇薄、世情险恶的人类社会,深山虎穴的生活竟然显得至为纯真、和善与朴质。

母虎偏怜人类的女子,小说借助于富有同情心的“虎泪”

,衬托出了人世俗子的色欲之心、财欲之念,似乎,并非猛兽缺少情商,而恰恰是标榜自己是天地之主的人类缺少情商,缺少相亲相近的吸引力。

如同作者感叹的那种至情古朴之风不再:“安得斯虎泪一掬,以疗彼残忍成性者!

识者曰:而今亡矣!

凡今之世人尚不肯听琵琶,安望虎之点首听弹而落泪满地哉?呜呼!”

[9]

是否真的存在这样奇异的生活事实,在民俗叙事中已经不再重要,民俗心理也不会去计较。

重要的是故事呼唤着一种相待以真情、彼此宽容相安的生态理想,呼唤一种相对于人类社会为眼前的功利而异化了的善良本性。

而有关声音惊动虎的传闻,也并非付之阙如,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类》就记述吴虚壑:“尝夜读有感,抚案痛哭,闻窗外有物腾突去丛薄,作摧裂声,簌簌动人。

次日见篱上虎迹,大小不一,谷口农家之犬豕皆为虎攫去,盖虎闻虚壑痛哭而惊走也。”

这类故事在古代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真实性,似乎也有一定的现实根据。

有关专家曾援引放龟复返、狼窃猪仔以之与人换狼崽的真实新闻,认为是在实有其事基础上加以渲染的:“老虎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是不伤人的,而且通人性,富有智慧。

母虎在以野生动物育子的同时,将剩的肉,给落入虎穴的人吃,是可能的。

它懂得人求救的心理,同情人救人,也是可能的。

兽通人性,已不止一例,人兽之间的情意相通,十分感人,因同时有几个人为此义虎歌行、作传。

……这些记载令人感动,并使人更深刻地领会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神秘关系和人之所以对龟虎等灵兽的神化的自然基础,有益于人类对动物的进一步爱护、研究,并重视它的对人的教化作用,从而回归自然、寻其自然真善美之至性。”

[10]还应该看到,猛兽在回到巢穴后,看到自己的幼崽没有被人伤害,也就对人亲近起来,采取了友好的态度。

对此,早有《搜神后记》载录的熊母报不杀熊子之恩:

晋升平中,有人入山射鹿。

忽堕一坎,窅然深绝,内有数头熊子。

须臾,有一大熊来入,瞪视此人,人谓必以害己。

良久,出藏得果栗,分与诸子。

末后作一分,以著此人前。

此人饥久,于是冒死取噉之。

既转相狎习,熊母每旦觅食果还,辄分与之,此人赖以支命。

后熊子大,其母一一负将出。

子既尽,人分死坎中,穷无出路。

熊母寻复还入,坐人边。

人解其意,便抱熊之足,于是跳出,遂得无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重生在夫君登基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毒奶影帝的相亲人生七零之彪悍娘亲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末日:小姐姐没了我怎么活重生八零前程似锦督主大人是个妻管严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小良药斗罗之开局签到祖龙武魂末世:全球领主乾元劫主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纳米崛起酒店供应商姑娘她戏多嘴甜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干赢那个赘婿文男主异度高校[无限]悠闲修道人生我的魔王老婆超宠我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太古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