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一表演技能 人以猴作为观赏对象(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于是猴的文化角色变得愈益江湖化。

清代以后,猴戏演出就更江湖化、世俗化了。

光绪年间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录北京的街市娱乐风习:“耍猴儿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

俨如官之排衙。

猴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

古称之沐猴而冠,殆指此也。

其余扶犁、跑马,均能听人指挥。

扶犁者,以犬代牛;跑马者,以羊易马也。”

李振声《百戏竹枝词·猴戏》也有:“取猴之狡黠者教之,戴面具以演剧,如人形焉。”

顾禄《清嘉录》则称:“凤阳人畜猴,会其自冠带并豢犬为猴之乘,能为‘摩房’、‘三战’诸出,俗呼‘猢狲撮把戏’。”

有的“艺猴”

甚至还会利用自身优势记住凶手样貌特征,为曾解救自己于危难的恩主报仇,这在古代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动物报仇系列。

清代有些地区,猴戏已成为人们的主要娱乐节目。

袁枚《怪异录》卷二《剑女》写走马驿的居民们,已将看猴戏作为日常生活中一项主要的艺术审美消费活动:

酷好跳猴为戏。

其猴演剧,只不能度曲吐词,行止举动,无异生成。

如演文臣,则文气可观;演武将,则威风可畏;演到才子佳人,形容步履,绝妙之极。

故一乡演剧,远近男女,咸集如堵。

……[3]

以表现冷兵器时代为主的武侠小说,其中也不乏关于猴的商业表演的描写,特别是与清末时代接近的民国武侠小说,往往载有这方面非常可贵的民俗资料。

如顾明道《荒江女侠》第六十五回《访女侠蓦地得凶音,观兽戏平空生悲剧》苏城的昌门外来了一伙“做兽戏”

的,观看者人山人海,兽场的票价分左三等,头等制钱二百文:“座位舒畅而接近,可以看得清楚;二等每人卖一百文,也有座位,不过都是些长凳,而且距离较远;三等每人票价三十文,却只能立着看而没有座位。”

接着便有十二头小白猿,各骑在绵羊的背上,在场中赛跑;跑得第一的猿猴,便有人去代它披上一件红衣,算是得胜。

后来又排成队伍,学着马兵的操演,十分整齐,表演毕,循序而入,大众看得很是满意。

[4]

这十二头小白猿可不容易选,不过即使如此,相对来说,驯养猿猴类动物进行表演,还是较为容易操作且安全、成本低,可见这类猴戏多半不能少,所以在一些地区,索性就把走乡串镇进行杂技、兽戏表演的江湖艺人,统称为“耍猴的”

[1]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六引《野人闲话》,第3647页,北京,中华书局,1961。

[2]蔡树雄:《火在人类进化中的作用》,载《化石》,1989(1)。

[3]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第八册,第34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4]顾明道:《荒江女侠》第六十五回《访女侠蓦地得凶音,观兽戏平空生悲剧》,第1110-1111页,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