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四肢短粗,趾间具蹼,趾端有爪。
身体背面为灰褐色,腹部前面为灰色,自肛门向后灰黄相间。
尾侧扁。
初生小鳄为黑色,带黄色横纹。
扬子鳄生活在湖泊或沼泽的滩涂地带,有高超的挖洞本领,它的洞穴有出入口,有通气口,里面错综复杂,宛如地下迷宫。
扬子鳄性情凶猛,以各种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甲壳类为食,有时也袭击家禽,所以曾被当作有害动物大量捕杀。
扬子鳄6月在水中**,体内受精,7~8月产卵,卵比鸡蛋略大,每窝可产卵20枚以上。
卵产于草丛中,上覆杂草,此时天气炎热,再加上草腐烂放出的热量使卵孵化,孵化期约为60天。
扬子鳄有冬眠的习性。
扬子鳄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少、濒临灭绝的古老爬行动物。
在扬子鳄身上,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对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
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
。
但是,自20世纪以来,扬子鳄生活的池塘和浅滩多数被开垦成鱼塘、农田,栖息地被严重破坏,再加上人为捕杀严重,导致这种古老的动物濒临灭绝。
目前,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
为了使这种珍稀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我国还在安徽宣城建立了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稀的荒漠大型地栖鸟——波斑鸨
图10-7波斑鸨
波斑鸨(图10-7),属鹤形目鸨科鸟类,属世界濒危鸟类,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波斑鸨是大型地栖鸟类,身体全长约70厘米,外形像鸡,但它的脚只有三趾(鸡爪为四趾),体重1~2.5千克。
波斑鸨的头顶上有羽冠,颈部有松散的羽束。
胸部至尾下覆羽白色,背部、翅和尾上覆羽呈浅沙黄色,点缀有弯曲的波纹状起伏黑色斑点,故名波斑鸨。
波斑鸨是一种典型的荒漠半荒漠鸟类,多栖息于年降雨量低于220毫米、视野开阔、地势平坦而有轻微起伏的干旱平原或半荒漠地带。
波斑鸨喜欢集群外出觅食,生性机警,视力特别敏锐,善于奔跑,善于利用开阔的栖息地躲避沙狐的捕食。
遇到危险时,它会隐身于草丛里,利用身体的保护色隐蔽自己。
波斑鸨体重较大,起飞的时候需要张开双翅不停地扇动,同时快速奔跑加速。
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它也可以直接起飞。
波斑鸨飞行的高度较低,但可以中途不落地坚持很久。
为了省力,它也常常像鹰那样张开双翼,借助气流滑翔。
天气炎热的时候,波斑鸨会躲在沙地上的猪毛菜下面纳凉,由于羽毛的色彩与生存环境非常接近,它在休憩时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波斑鸨食性很杂,以多种盐生、旱生植物的芽、果实和鳞茎为食,春夏季也取食蝗虫、蟋蟀、甲虫、白蚁、蚂蚁等昆虫和蜘蛛、蝎子等。
波斑鸨有3个亚种,即加纳利亚种、非洲亚种和亚洲亚种。
亚洲亚种的分布区从阿拉伯半岛中部,经中东地区国家、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中亚各国,直到我国西北部和蒙古国。
在我国,波斑鸨分布于新疆北部、内蒙古西部和甘肃西北部。
近几十年来,由于工农业用地的扩大和过度放牧,波斑鸨的栖息地破坏严重,再加上狩猎等原因,波斑鸨野外种群数量不断下降。
2012年,波斑鸨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波斑鸨的数量锐减已引起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关注。
1997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阿联酋国家鸟类研究中心开启了为期8年的科研合作,开展波斑鸨的保护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