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从空气里吸水
收集晨雾中有限的水
图8-17澳洲刺角蜥
在澳大利亚的沙漠里还有一种浑身长刺的蜥蜴——澳洲刺角蜥(图8-17)。
在一般人看来,它身上那些小倒刺和突起物是专门对付肉食性动物的防身武器,可谁能想到这些小倒刺和突起物还有特殊的蓄水功能?!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澳洲刺角蜥皮肤的角质层是呈覆瓦状的,尖刺就是一个个伸入晨雾中的凝聚点,晨雾中的水汽会在尖刺上凝集成小水滴,然后水滴沿着一排排看起来杂乱无章其实又非常有序的水沟汇集在一起。
水分在身体表面汇集后,是朝向澳洲刺角蜥的头部流动的,一直流到毛细管网络汇合成的两个多孔小囊里。
这两个小囊长在澳洲刺角蜥嘴角的两侧,是一对绝妙的水分收集器,澳洲刺角蜥只要动一下颌部,水滴就会自动冒出来。
所以,每天清晨天刚刚发亮的时候,澳洲刺角蜥就早早地到外面吸收水汽了。
通过代谢获得水
图8-18骆驼
一些在沙漠或荒漠生存的动物有自身造水的本领,有的动物甚至可以终生不喝水而只靠将食物中的营养进行代谢产生的水。
有的动物体内储存了大量脂肪,在食物短缺时,通过分解脂肪不仅可以获得能量,还能产生水被肌体吸收利用。
骆驼(图8-18)可在驼峰里储存超过100千克的脂肪,可以连续40天不吃不喝;肥尾羊在大尾巴里储存了超过10千克的脂肪,以度过草原上的旱季。
十、燕子为什么要南飞过冬
你知道吗?在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燕子要飞到南方去过冬。
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燕子再飞过千山万水回到自己北方的家,它们是根据什么找到自己回家的路的呢?
燕子是一种候鸟。
冬天来临之前,它们总要进行长途旅行——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向遥远的南方,去那里享受温暖的阳光和湿润的天气,而将严冬的冰霜和凛冽的寒风留给从不南飞过冬的山雀、松鸡和雷鸟。
表面上看,是北国冬天的寒冷使得燕子离乡背井去南方过冬,等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再由南方返回本乡本土生儿育女、安居乐业。
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
原来燕子是以昆虫为食的,且它们从来就习惯于在空中捕食飞虫,而不善于在树缝和地隙中搜寻昆虫,也不能像松鸡和雷鸟那样食浆果、种子。
可是,北方的冬季是没有飞虫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又不能像啄木鸟和旋木雀那样去发掘潜伏下来的昆虫的幼虫和虫蛹等。
食物的匮乏使燕子不得不每年都要进行秋去春来的南北大迁徙,以得到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燕子也就成了鸟类家族中的“游牧民族”
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