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的煮茶方法,仅留盐一味。
煎茶为何用盐在清人阮葵生的《茶余客话》中写有答案:“芽茶得盐,不苦而甜。”
煎茶法在水质、水温的把控上趋于科学,浓度掌控上更加合理,进而带来了适口宜人的茶汤,这是饮茶史上的一大进步。
陆羽说茶水煮好后品饮时要“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
。
唐代的一升约合现在的600毫升,分放五碗,每碗盛汤120毫升。
唐“荼埦”
铭文瓷碗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陆羽《茶经·四之器》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
半升是300毫升,也就是说其时饮茶仪轨为每碗所盛茶汤的容量为该茶碗容积的五分之二。
“茶满欺人”
,茶水满斟,水温下降相对缓慢,茶器烫手,握持不易,亦不便入口。
五分之二的容量,水温下降快,利于持器,汤水易于入口。
就当下看来,此法依旧合理适用。
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记录了唐代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信息。
煎茶一道的流行,从唐诗中亦可感见。
刘言史(约742—813)《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白居易(772-846)《萧员外寄新蜀茶》:“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姚合(777—843)《送别友人》:“独向山中觅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时。
摘花浸酒春愁尽,烧竹煎茶夜卧迟”
;卢仝(795—835)《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谢竹》:“太山道不远,相庇实无力。
君若随我行,必有煎茶厄”
;曹邺(约816—875)《题山居》:“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唐末张蠙(约901年前后)《夏日题老将林亭》:“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唐绿釉茶铫湖南博物馆藏
在煎茶工具上,皎然用铛煎茶,陆羽用鍑煎茶,另外还有一个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的煎茶器——铫,以铫煎茶。
同是煎茶器皿,这三者有何区别呢?《辞海》释鍑:“大口锅。
《方言》第五:‘釜,自关而西或谓之釜,或谓之鍑’。
《汉书·匈奴传下》:‘多赍黼鍑薪炭,重不可胜。
’颜师古注:‘黼,古釜字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