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茶器与茶具,唐代分野明
banner"
>
茶器与茶具泾渭分明,
这同时也意味着茶器
与古来有之的茶、
食混用器皿亦分道扬镳。
《茶经》一书不但全面记录了茶的产地、栽培、采摘、制作、煎煮、饮用、功效等相关知识,而且首次详细描述了饮茶器与制茶具的具体内容且对二者进行了明确分工。
陆羽认为,“茶器”
“茶具”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对标相应的事物。
《茶经》中,陆羽把与茶事相关的器物分为“器”
与“具”
两类,将用来采茶、制茶的工具称为“具”
,在《茶经·二之具》中一一描述。
陆羽把煮饮茶前炙茶、碾茶等对茶进行再加工的器物及用来煮茶、饮茶、贮茶、贮盐的器物称为“器”
,在《茶经·四之器》中分别讲述。
茶器作为一个与饮茶直接相关的器物门类独立出来,这是饮茶技术在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至此,茶器与茶具泾渭分明,这同时也意味着茶器与古来有之的茶、食混用器皿亦分道扬镳。
《茶经·二之具》介绍了十九种采茶、制茶的工具,分别是采茶工具:籝;蒸茶工具:灶、釜、甑、箄、糓木枝;捣茶工具:杵、臼;拍茶工具:规、承、襜、芘莉;焙茶工具:棨、朴、焙、贯、棚、育(兼有封藏功能);穿茶工具:穿;封茶工具:育。
《茶经·四之器》介绍了二十八种煮茶和饮茶的用具,分别是:生火用具:风炉、灰承、筥、炭挝、火筴。
陆羽设计的风炉是鼎式炉,用铜或铁铸成,三足两耳。
炉壁厚三分,炉口边缘宽九分,炉子的内部有六分厚的泥壁,用来提高炉温。
炉子中间安装有炉床,上面放炭火。
炉身开洞通风,并设三个支架用于放置煮茶器鍑。
下有三只脚的铁灰承,起着接受炉灰、托住炉子的作用。
春秋时代中国已经开始炼铁了,及至战国时代铁制品如兵器、农具已经得到广泛使用。
铁的熔点高于金、银、铜,硬度也大,所以被陆羽选用制作风炉。
筥,用竹子编制,高一尺二寸,直径七寸,主要就用来放置木炭。
炭挝,用铁做成的六棱形棒,长一尺,头部尖,中间粗。
有的做成斧形,各随其便。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碎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