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拙朴紫砂器幽野之趣者(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尤其这些以茶雅志、别有一番怀抱的明代文人,彼时的他们“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

,于石台、案头、小几置壶一把,“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

简约淡雅、道法自然的文人情怀与气质拙朴幽野的紫砂壶在明代得到了完美契合,使“几案有一具,生人闲远之思。”

从此,小型茶壶在文人居处的茶桌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至今不衰。

回过头来我们再审视一下紫砂壶的第一个高峰——供春壶。

作为一个小家童的供春,并且是偷艺于金沙僧,他的壶怎么就出名了呢?天赋手巧自不用说,也要知道供春可不是一介普通的家奴小童,其主吴氏在宜兴当地是一个很大的家族。

供春的主人吴颐山,名仕,字克学,善唐寅,其父吴纶与明代大文人文征明、仇英、沈周来往甚多。

吴颐山“甫冠笃学,历游诸名彦门,闻识益广,正德……登甲戌进士”

近距离的文人家族陶染,必然滋养了供春之审美意趣。

恰恰是其壶首创仿生树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随意赋行,意趣天成,迎合了时代之审美,方能留名后世。

“耕而陶造”

朱泥直嘴梨形壶

金木散人编写的明末白话小说《归莲梦》有如此文字:“香几上摆着一座宣铜宝鼎,文具里列几方汉玉图章,时大彬小瓷壶粗砂细做,王羲之兰亭帖带草连真。”

其中“粗砂细做”

四字尤其值得注意。

许次纾言:“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

文震亨说:“壶以砂者为上。”

可见“砂”

才是紫砂壶的真正核心。

砂为壶之骨,紫是壶之衣。

茶壶生胚制作完成后,要通过明针工艺再将生胚表面作精良的修整。

明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把砂壶表面压平刮整,还会令较细的砂粒溢上表面。

这些砂粒在烧结过程中没有完全融化,在半熔融状态下与表层的粉料形成了紫砂壶起伏有致、珠粒隐隐、温文尔雅、拙朴幽野的特有质感。

“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此为书房雅供。”

土聚为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紫砂壶天生就带着中国传统文化自有的温柔。

明末清初,活跃在康熙年间的紫砂大家惠孟臣善制小壶,即后世工夫茶所言之“壶必孟臣”

其时亦有花货茶壶鼻祖、制壶大家陈鸣远活跃在康熙年间,陈善制梅干壶、松段壶、瓜形壶、莲子壶等自然型类砂壶。

尤其是他开创了将传统绘画书法、铭款镌刻于砂壶的制作工艺,为朴素的紫砂壶体注入了雅致的文人气息,紫砂壶一步迈入了真正的艺术殿堂,这是陈鸣远在壶艺发展史上建立的卓越功绩。

雍正时的陈汉文、王南林、杨继亦是制壶名手。

雍正时,紫砂壶出现了一种色釉彩绘新工艺,雍正、乾隆时期又添堆花拟形、雕花填彩、泥金银的工艺。

此类壶尽管产生了不少传世作品,但是这种装饰毕竟掩盖了紫砂器拙朴自然的本质,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重生在夫君登基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毒奶影帝的相亲人生七零之彪悍娘亲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末日:小姐姐没了我怎么活重生八零前程似锦督主大人是个妻管严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小良药斗罗之开局签到祖龙武魂末世:全球领主乾元劫主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纳米崛起酒店供应商姑娘她戏多嘴甜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干赢那个赘婿文男主异度高校[无限]悠闲修道人生我的魔王老婆超宠我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太古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