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随后荣西献上《吃茶养生记》,并向将军历数吃茶的诸多益处。
将军大喜,遂力举茶饮于朝。
自此《吃茶养生记》与南宋饮茶之法在日本得以普及,茶风日盛。
荣西在日本被尊为“茶祖”
。
宋代“喫茶去”
茶碗娄底娄星区文物管理所藏
前文我们已经提及在唐代禅寺饮茶之风即已盛行。
如泰山灵岩寺的“降魔师”
煎茶,赵州从谂禅师的“吃茶去”
,尤其百丈怀海设立的《百丈清规》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的“农禅”
思想将僧人植茶、制茶纳入农禅内容,将僧人饮茶纳入寺院茶礼,如此制度下茶饮在寺院进一步普及开来,并逐渐发展出鉴水、选茶、煮茶、饮茶之技艺以及对饮茶环境的讲究。
进入宋代,此风日盛,饮茶已经成为寺院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景德传灯录》记载:“晨朝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佛前礼拜了,和尚主事处问讯;和尚主事处问讯了,僧堂里行益;僧堂里行益了,上堂吃粥;上堂吃粥了,归下处打睡;归下处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
吃茶了,东事西事;东事西事了,斋时僧堂里行益;斋时僧堂里行益了,上堂吃饭;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
吃茶了,东事西事……”
北宋黄山谷有诗戏僧:“不与一瓯茶,眼前黑如漆。”
宋时的《禅苑清规》更是细化了丛林茶礼,从禅僧入院挂搭、离院,念诵到四节茶会都离不开茶礼。
南宋时径山寺名声大噪,径山茶礼使茶成为体正禅法、接待云水的助缘,并以修行赋予了茶“三千威仪”
的摄受力。
其后径山茶礼传至日本,成为日本茶道的源头。
径山寺
径山位于杭州城西北五十公里,是天目山脉的东北峰,因径通天目故而得名。
北宋苏东坡这样描绘径山:“众峰来自天目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径山之上有始建于唐代的径山寺,唐天宝年间,僧人法钦在此开山结庵,成为径山寺的开山鼻祖。
径山在唐代便开始植栽茶树、制作茶叶,以鸠坑群体种为原料的我国传统名茶——径山茶即产自此。
径山寺在宋代被列为“江南五山十刹”
之首,在中日佛教乃至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径山寺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荣西之后还有两个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就是南宋时来华学法并把对日本茶道予以深远影响、代表中国禅茶文化的径山茶礼传回日本的圆尔辨圆与南浦绍明。
径山鸠坑群体种茶青
圆尔辨圆、南浦绍明是日本静冈同乡,二人先后赴宋,在径山寺分别师从无准师范、虚堂智愚法师学习。
圆尔辨圆在1241年、南浦绍明在1267年先后回国。
圆尔辨圆带回了径山茶的种子,将其种在了他的老家静冈,并且教会了那里的人们种茶、制茶,生产出了高档次的日本抹茶。
他在东福寺制定了《东福寺清规》,其中就有效仿径山茶宴仪式的茶礼。
这套茶礼一传就是700多年,直到现今。
南浦绍明带回七部茶典及点茶器具一套,《本朝高僧传》记载:“南浦绍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
《类聚名物考》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崇福寺开山南浦绍明由宋传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