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出来的时候,还看见红场上成群结队的数千人在那里等候着。
在归途中,萦回于我的脑际的,还是刚才看到的在那玻璃棺里的“闭着眼在睡觉”
的那位人物。
在苏联的建设得着了成功的今日,我们也许很容易想到他的成功,但我在此时却想到他在失败时期对于艰苦困难的战斗和克服,却想到他的百折不回、屡败不屈的精神。
他的三十年的政治活动可当作一部战斗史读。
读过俄国革命史的人都知道在革命斗争中有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对立;前者是由列宁领导的。
他对于孟什维克始终不肯马虎迁就(因为他看准了布尔什维克政策的正确,孟什维克路线的错误),在当时却有不少人希望这两派能合,怪列宁固执,责他毁坏了党,甚至于说:“假使他在什么地方失踪,死去,那是党的多么的幸运!”
孟什维克的健将丹因也说过这样的愤语,列宁的一位最忠实而勇敢的老友克立成诺夫斯基曾对丹因问道:“一个人怎能毁坏全党,而且他们抵抗这一个人就那样地无用,以致诅咒他快死?”
丹因回答得很妙,他说:“因为没有别一个人像他那样每天二十四小时都为着革命忙,除想着革命没有别的念头,甚至在梦中所见的也只是革命。
你想象这样的一个人,你能奈他何呢!”
说列宁继续不断地奋斗,这固是事实;但我们如不再作进一步的研究,这种说法仍近于肤浅。
尤其重要的是他的革命的行动——百折不回的斗争——是根据于他对于主义的彻底的了解和信仰;他拿住了这个舵,无论遇着什么惊风骇浪,别人也许要吓得惊慌失措,在他却只望清彼岸,更加努力向前迈进。
他在无论如何困难,艰苦和失败的时候,他的信仰从来没有丝毫动摇过——我认为这是他所以不受失败沮丧的最大原因。
当一九○六年全党代表在斯德哥尔摩开会的时候,孟什维克占多数,列宁所领导的一派失败,他的信徒有些不免垂头丧气的,列宁咬紧牙根,对他们说道:“不要埋怨,同志们;我们断然要获得胜利的,因为我们是对的。”
他在失败中认为“断然要获得胜利”
,这不是空中楼阁,是有“对的”
根据。
有正确的主义做根据的策略,才是“对的”
策略。
但是“对的”
政策却也不能自动——不能由袖手旁观而坐待其成的——必须有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努力,才有达到目的的希望;列宁在被刺的前一刹那,在米契尔生工厂(Mi)里工人会议中演讲,最后一句话是“非战胜即死亡”
,这不是一句空话,他的一生便是这句话的表现。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列宁一生的政治活动,始终不是立于“个人的领袖”
地位,却总是代表着比任何个人都更伟大的一个以勤劳大众为中坚的大“运动”
,这运动在他未产生以前就存在,在他死后还继续着下去的。
一九三五年二月一日夜,伦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