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八 取则天象 天数之学与科技文明(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八节取则天象:天数之学与科技文明

banner"

>

一、天象、天体与历法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以其辉煌的成就对人类文明进化做出杰出的贡献。

古代书籍如《周礼·考工记》《易·系辞上》等都把科技工巧提升到圣人所为的高度,予以重视,所以科技成就非常突出,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

(火药、指南车、造纸术、印刷术)就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程。

由于我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社会特征与天人合一的政治文化观念,在诸多科学技术发明中,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是最为突出的,是古老科技文化的核心。

在天文台和天文馆内,我们都可以看到一架布满星图的“浑天仪”

(或“浑天象仪”

),那就是古人用来观察天体现象与观测星空变化成果的记录。

对天文学,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从殷周时代的“卜”

、“占”

、“巫”

、“史”

到秦汉时代的“太史令”

及明清时代的“钦天监正”

,都是司职天文的,是朝廷的重要官员。

所以从天文与政治的关系来看,天文学的文化意义相对集中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天象观测与计算问题:从田野考古发现看,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相继出土了大量的甲骨辞片,中有相当多的天文资料和星占内容;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有《五星占》(附《五星行度表》)和《天文气象杂占》各一篇,既反映了秦汉时期对行星运动的精确推算,也表现出天文与占卜交融的文化观念。

从现有典籍看,《尚书》中《尧典》《夏小正》对天象、气象与农时的记载,《胤征》有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记录,以及《诗经》中大量的天文知识,均说明早期天文学的显要成就。

而在历代史书的《天文志》《五行志》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观的天文记录:比如对“太阳黑子”

、“彗星”

、“新星”

的观测与发现,对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道(想象中的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认识,对天球测量提出的“七衡六间”

理论,对日月运动与二十八宿运行规律的追踪,以及为了观测天文现象而相继创制了众多仪器如浑天仪、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水运仪象台等;另一方面就是天人感应、取则天象的星占学系统,使科技处于政治与神学的荫庇与笼罩之下。

于是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就建立起了星官体系,就是将天上星座划分为“五宫”

(中宫天极、东宫苍龙、南宫朱鸟、西宫咸池、北宫玄武),来拟状人世间官制,以“历示凶吉”

,贯通天人。

同时将天上星宿分域与地上州郡分野相配,亦即“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史记·天官书》)的天人副称思想。

二是由天象观测到天体结构理论:古代天象观测家以日月与五星(金、木、水、火、土)与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为视域坐标,提出了系统的天体结构理论。

关于这一点,《汉名臣奏》引蔡邕说最简明:

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

宣夜之学绝,无师法。

周髀术数俱存,考验天状,多所违失,故史官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