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谢泳.重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南方文坛,2002(6).
孙先科.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精神现象学阐释.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4(3).
郭铁成.应尊重文学史的基本史实——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与《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文艺争鸣,2005(4).
温奉桥.《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研究50年述评.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王蒙.大起大落《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发表之后.百年潮,2006(7).
野艾.对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的问候——向路翎致意.读书,1981(2).
张鸿声.当代文学中日常性叙事的消亡——重读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5).
拓展练习
1.小说《洼地上的“战役”
》并没有脱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英雄主义”
的主调,却因有意无意地碰触到战争与个人生活、感情、命运的复杂关系这一在当时极为敏感和忌讳的问题,从而受到了严厉的批判,有人认为,作者在《洼地上的“战役”
》里安排了朝鲜姑娘金圣姬和志愿军兵士王应洪的恋爱故事,从中展开了纪律和爱情的冲突。
……这种爱情是为部队的政治纪律所不容许,是不利于战斗的,因之也是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实质相背驰的。
……作者无论怎样描写王应洪的勇敢和自我牺牲,描写王应洪牺牲以后金圣姬的坚毅和自恃,但是由于作者立脚在个人温情主义上,用大力来渲染个人和集体——爱情和纪律的矛盾,前者并且战胜后者的结果,无论如何也无法弥补金圣姬心灵上的创伤,无法改变在战争中丧失了个人幸福而造成的悲剧。
[8]1955年夏,路翎被打成“胡风反革命集团”
骨干成员被捕之后,对小说的批判也升级为“带着极其阴毒的反革命使命,它直接针对着抗美援朝这个严重的斗争进行思想上的破坏”
,“散布消极、动摇、阴暗、感伤的情绪,散布和平幻想和反动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感情”
,“达到从精神上瓦解我们的队伍的目的”
。
[9]也就是说,爱情描写在这里是受到批判的重要原因,但是,也有论者对是否描写了爱情而怀疑[10]。
请走进文本,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从问世之初就伴随着各种解读评论,从50年代的政治性阅读,到80年代之后的重读:李子云从“少年布尔什维克精神”
的角度深入;洪子诚认为讲述了“疏离者”
故事,延续了“五四”
时期“孤独者与大众”
的主题;陈思和侧重归为个人体验的成长小说;董之林提出“青春体”
小说论点;而杨朴从“原型”
理论出发,认为小说的表层结构表现的是官僚主义与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深层结构表现的是“年轻人”
与“成年人”
两种情感方式、思想方式、生命方式的矛盾等。
应该说批评越来越走进了文本的纵深之处。
请查阅这些评论观点,阐述你的理解。
3.查阅文献索引中傅书华、李建军关于《百合花》的评论文章,谈谈《百合花》是如何通过细节技巧、人物对话等完成对人物形象精神风貌的塑造,如何突出对“个体生命”
的重视,从而显示与工农兵文学主潮迥然不同的“异质性”
特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