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二 伤痕与反思(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即“四人帮”

的流毒给人们心灵造成的严重内伤。

整个故事都是在张老师的主观视角内展开的,自然故事情节的发展也都是为他的“问题”

服务、铺垫的。

在小说中宋宝琦和谢惠敏是两个不同类型的受害者,他们都是“四人帮”

文化专制主义和愚民政策的牺牲品。

我们不否认这两个人物某种程度上的典型意义,但实际上它们更是两个具有寓言性的“思想符号”

,前者指证的是“四人帮”

毒害青少年的“外伤”

,后者指证的是“四人帮”

毒害青少年的“内伤”

,在对他们的刻画中基本上没有“感性”

的描写,而是充斥着理性的分析、叙述。

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理念和思想化的人物与艺术性人物的根本差别,前者往往是作家“思想”

的“工具”

,它完全被作家操纵与控制,人物形象不具有任何感性审美内涵,只有借助于作家为之抽象的“思想”

才能立足;后者则以人物丰富的感性审美内涵为终极,甚至作家本人也无法决定人物的形态和命运。

而在《班主任》中,作家对两个符号性人物的刻画,其实只不过是对他们的一种“思想”

和“思考”

,通过这种对比性的思考,小说自然而然地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

的呼声。

这呼声与鲁迅世纪初“救救孩子”

的呐喊遥相呼应,预示着“五四”

知识分子所倡导的启蒙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在新时期的重新复活。

而当我们充分确证了《班主任》作为一个思想史文本的价值之后,其作为一个文学史文本的价值其实已经不是很重要了,作为一个小说文本,其急切的话语姿态、粗糙的艺术形态、观念化的叙事风格、思想报告性的文体都决定了其无可讳言的“过渡性”

特征。

吴义勤:《〈班主任〉:一个“超文学”

的文本》,载《创作评谭》,1998(3)。

2.这部小说的原名是《报应》,后来改成《活动变人形》,这两个名字都泄露了王蒙假托文化历史而追求的当代意义。

关于什么是报应,报应是什么,我想应该引进“活动变人形”

的概念加以参照。

活动变人形是个日本玩具,“它像一本书,全是画,头、上身、下身三部分,都可以独立翻动,这样排列组合,可以组成无数个不同的人形图案”

然而在另一处,作家通过小说里一个人物之口说:每个人都由三部分组成的:他的心灵,他的欲望和愿望,他的幻想、理想、追求、希望,这些是他的头;他的知识,他的本领,他的资本,他的成就,他的行为、行动、做人行事,这些都是他的身;他的环境,他的地位,他站在什么样的一块地面上,这些是他的腿。

这三者如能和谐、能大致调和、或者能彼此相容,那人就能活着……“活动变人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