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七 先锋小说(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七节先锋小说

banner"

>

内容提要

所谓先锋小说,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小说文体方面,特别是在小说的文体观念、叙述方式、语言形式等方面,接受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影响,对传统小说进行根本的颠覆性写作的小说,其代表作是马原的《冈底斯的**》《虚构》,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苏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格非的《褐色鸟群》,孙甘露的《请女人猜谜》等,先锋小说将叙述视为小说的本体构成,认为“怎么叙述”

比“叙述什么”

更重要,在“怎么叙述”

时,则强调“元叙事”

“多重文本和互文”

,在语言形式方面,更多地强调语言能指的新异性,所指的含混性,从而在对传统的语言能指与所指关系的断裂中,构成对传统小说语言的根本性颠覆。

教学建议

1.阅读《冈底斯的**》,参阅评论摘要2,阐述马原的“叙事圈套”

对中国小说叙事的贡献。

2.参阅评论摘要中与余华相关的评论,以《现实一种》《活着》为例,自定视角,体会余华小说的特点,并要说说自己对这些评论的理解。

3.概括先锋小说的主要特征,你如何理解评论摘要1中对此的评价?

4.以拓展练习3为主题,展开课堂讨论。

精读作品

马原:《冈底斯的**》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活着》

苏童:《妻妄成群》

评论摘要

1.在对文学脱离意识形态的控制,走向独立和自律性上,先锋作家们的贡献是巨大的。

对于中国文学,尤其是对于经过了“十七年”

和“文革”

之后的中国文学来说,最缺乏和最迫切需要的是文学的自律,是文学摆脱意识形态绳索的困扰,在文学的艺术表现等自身发展上取得突破。

正是在这一方面,先锋取得了它不可忽略的文学史意义。

文学不再是某种外在者的工具而具有了自己的独立性。

可以说,正是从先锋文学开始,中国文学才正式自觉地、大规模地偏离了意识形态文学的轨道,走向对自我的清醒自律与追求。

但是,毋庸讳言,先锋文学的缺失也是很突出的。

由于“先锋”

所具有的前卫性和创新性,它注定是脆弱和娇嫩的,它与大众趣味有着天然的距离。

缺失最主要体现在他们所表现的思想观念的西方化上,他们表现的生活现象是中国式的,是中国人的生活,但是他们所寻求的思想观念却是西方式的,是现代西方社会文化的产物。

二者具有着内在的裂隙,促使他们对生活表现的外在化和表面化。

贺仲明:《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181~190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马原的叙述惯计之一是弄假成真,存心抹杀真假之间的界限。

在蓄意制造出这么一种效果的时候,马原本人在小说中的露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