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二章 诗 歌(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1.30年代的中国新诗坛呈现出十分热闹的局面,普罗诗派——中国诗歌会——“密云期”

新诗人与新月诗派——象征诗派——现代诗派先后相峙鼎足,他们都以不同的审美规范开辟自己作为独立流派的生存空间。

持续十多年的流派竞争,促进了中国新诗的繁荣。

两者间的先后并立对峙,构成诗坛两种不同的创作倾向和潮流。

前者在进步的社会文艺思潮的引导下,投入现实斗争,密切诗与时代、群众的联系,强化诗的现实功利价值,选择的是一种积极的与社会对话的方式;后者主要在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下,逃避现实矛盾,走进艺术之宫,深入人的心灵,追求自我表现与唯美艺术,选择的是一种消极的与社会对话的方式。

前者体现了服务于社会政治的使命和英雄情怀,后者则体现了执著于自我表现和纯诗追求的艺术理想。

……但从总体上看,在他们二者那里,始终存在着一对深刻的矛盾:即政治和艺术的矛盾、革命功利性与审美情趣的矛盾。

……30年代两种诗潮的互相对峙与互相否定、互相竞争与互相补充、互相融合与互相超越,构成了中国新诗发展的内在动力。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354~355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别了,哥哥》是一首很有分量的诗,真正是一个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

重要的是,言词恳切,并不空喊口号,讲出了弟兄分手的原因是弟弟对真理的饥渴,十分深刻而可信。

把一个向往光明、追求理想的纯洁青年的心态写得很充分,也写出了对统治者骄奢**逸生活、功名和名号的鄙视。

最后,殷夫……从阶级斗争的观点来看他与哥哥的分手,因此把诗写得很有深度和力度。

林青:《“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

——殷夫诗的成就及其原因》,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2)。

3.充溢于这里的,是一片自然的天机,一些乐知天命意念,一种柔和、中庸的浪漫,一点宗教的气息,和对这些的一份爱意;读起来,在不大顺口中潜融着一曲和谐的内在韵律,文学是均匀地披着艺术装饰,且有与内容适宜地配合着的冲淡,飘逸。

张振亚:《梦家底的诗》,载《文学》第8卷第2号,上海,生活书店,1937。

4.陈梦家笔下的诗淡如轻烟,特具一种恬淡飘逸的意境。

他集中的诗,其意象多是流星、飞萤、浮云、银河、闪亮的磷火、掠水的燕尾、星月下的松林、残照里的墓道……织成庄严、静穆的情绪的氛围,以显示诗人超逸脱俗的心境。

陈山:《陈梦家论》,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1)。

5.(李广田)以“爱乡间,并爱住在乡间的人们”

的态度,走进了乡土生命意识的深处,切入了乡土命运与乡土人情感的旋律,表现乡土人的喜怒哀乐的实质。

……这首(《地之子》)“作为人之子的深情”

的恋歌,以舒缓而庄重的笔调把对大地母亲一往情深的爱意传达得炽烈而深沉,即使有“天国”

的**,也难以改变诗人要“永嗅着人间的土地的气息”

的意愿。

这里的土地,含义显然已超出概念自身,成了祖国、母亲乃至人间的内蕴代指。

罗振亚:《泥土里生出来的缪斯——评李广田三十年代的诗》,《中国新诗的历史与文化透视》,304~305页,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6.这一时期,李广田的诗歌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从情思内容上看,从“寂寞”

到“追求”

再复归“寂寞”

的心理历程,虽然在他的思想上形成了一个人生怪圈,但也因此使此期诗歌在内容上形成了一个具有统一性的圆融的整体,避免了早期诗歌中“空虚的哀伤”

与“执著的进击”

二元之间的游离和对立。

这种思想内容上的统一性是艺术风格确立的一个重要表现。

在艺术表现上,他已跨越了早期的模仿阶段,在广泛利用中外诗歌艺术资源的基础上加以浑融、整合、创造,从而在以下一些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