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第二节鲁迅的杂文
banner"
>
内容提要
鲁迅的名字与杂文紧紧联系在一起。
杂文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侵入高尚的文学楼台”
,实际从鲁迅开始的。
鲁迅在其一生中,特别是后期思想最成熟的岁月里,倾注了大部分心血与生命致力于杂文创作,为后人留下了《坟》《热风》《而已集》《三闲集》等16本杂文集,共650多篇。
鲁迅杂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史诗,它不仅艺术地记录了鲁迅自身思想发展的历程,而且几乎用编年体方式真实反映了20世纪初到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发展历程和思想斗争的历史。
鲁迅在观察、分析、表现中国的历史进程时,特别注重对封建思想文化体系的整体批判与否定。
鲁迅杂文反封建的独到深刻之处在于,它抓住封建文化思想体系的老根——“伦常”
,穷追猛打,多面出击,揭露它奴役、吃人的本质。
鲁迅杂文不仅有着深刻的史诗价值,也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鲁迅杂文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色是与鲁迅本人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个性紧密相连的,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形象性。
鲁迅杂文“展示了活的人间相”
。
不论是种种历史事件、各色社会现象,还是不同人物风情,在鲁迅笔下都能展现为动人的艺术画面,这是鲁迅出色运用艺术想象的结果。
第二,情感性。
鲁迅的每一篇杂文,都浸透了他是非爱憎的强烈感情,理情交融,相得益彰。
第三,隐曲性。
在杂文内在机制即构思布局上,鲁迅善于借古喻今、托物言志。
杂文外在表象的隐曲性,表现为语言的模糊性、暗示性。
教学建议
1.鲁迅杂文大都是针对其所处时代的文化批评与文明批评,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反常规”
特征,对读者的思维习惯构成挑战,再加时代的隔膜,很难理解作品所蕴涵的深刻的思想与反叛精神。
对鲁迅杂文存在的意义予以深刻的认识。
2.从总体上把握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可参阅赵学勇的《鲁迅杂文研究十年》,文章首先从文体角度切入,多侧面探讨了鲁迅杂文的文体特征。
在认同鲁迅杂文的文学本质属性的前提下,研究者进一步就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特征进行探讨)
3.对所列精读作品的细读与评析。
精读作品
鲁迅:《灯下漫笔》《女吊》
评论摘要
1.历年的战斗和剧烈的转变给他许多经验和感觉,经过精炼和融化之后,流露在他的笔端……第一,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隐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