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仰拍半身)鸠山恐吓:“劝你及早把头回,免得筋骨碎!”
(俯拍中景)李玉和怒目:“宁肯筋骨碎,决不把头回!”
(仰拍近景)鸠山嚎叫:“宪兵队里刑法无情,出生入死!”
(俯拍半身)李玉和斩钉截铁:“共产党员钢铁意志,视死如归!”
(仰拍特写)通过高、低、仰、俯的镜头交错运用,制造出李玉和与鸠山精神境界和气势上的两极对比。
同样在这场戏里,李玉和受刑后再次上场,仍然英气勃勃,傲然挺立,厉声怒斥日寇,一束银色光环映照在李玉和洁白的衬衫上,鸠山则蜷缩在昏暗的阴影里。
“刑场斗争”
一场,李玉和屹立在参天劲松作衬景的高坡上,怒斥偏于一隅的鸠山。
通过明与暗、高与低的视觉画面,寄寓了创作者鲜明的阶级爱憎。
“无产阶级革命文艺”
选用京剧艺术样式为树立样板的“试验田”
,与京剧剧种具有得天独厚的大众化特征、宣教功能和象征性特点有关。
“样板戏”
正是通过象征性极强的京剧舞台语汇,塑造出了符合国家文化需要的高度符号化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
。
京剧所特有的鲜明、夸张、抒情、写意的审美形式,又能使“样板戏”
中爱憎分明的阶级情感得到强化,使戏中的革命情境更加强烈、动人,从而赢得震撼人心的剧场效果。
也正因此,“革命样板戏”
虽与“文革”
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文革”
后很长一段时期饱受诟病,但“革命样板戏”
中质量较高的剧目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仍以“红色经典”
之名在戏台上长演不衰;那些纯正高大的英雄形象、高亢激昂的音乐旋律至今仍然具有激动人心的力量,能使人获得一种久违的崇高感。
实际上,由“革命样板戏”
建构的话语体系和情感结构,也仍然在今天“再造红色经典”
的文艺创作中延续。
通过评奖机制促进主旋律文艺生产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五个一工程”
,以及不断涌现的主旋律影视文学创作热潮仍然持续表达着“再造红色经典”
的愿望。
在新的语境下,对“革命样板戏”
及其创作观念的“红色经典”
价值,有必要做出重新的反思和认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