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四章 本时期散文(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故乡的一山一水,熏陶着他热爱大自然的癖性。

在他笔下,有妇女、小儿采着荠菜、黄花麦果、紫云英等野菜的动人情景(《故乡的野菜》);有对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萍、渔舍、各式各样桥的细致描绘(《乌篷船》)。

他喜爱自然界中的生物,并在《草木虫鱼·小引》解释:“现在便姑且择定了草木虫鱼,为什么呢?第一这是我所喜欢;第二,他们也是生物。

与我们很有关系,但又到底是异类,由得我们说话。”

第一点说明他在情感上喜欢亲近自然界的生物;而第二点是作者的一种理性认识,明显带有成年人的眼光和心智,表现出智者的风范,处处流露出思想上的余裕感。

当周作人以成年人的眼光和心智来追述过去的生活经历、回忆故乡的自然景观时,其思维方式就不可避免地被一种散文式的联想所左右,且控制着每一次回忆片断。

在周作人的小品里,这种散文式的联想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信手拈来,引经据典;一是娓娓而谈,散漫有致。

这些显示了周作人独特的“散文意识”

他的名篇《故乡的野菜》,就体现了这一特色。

文中共讲了荠菜、黄花麦果、紫云英三种野菜,篇幅虽简短,但涉猎古今、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绝无吃力持重之感。

讲“荠菜”

,是因他妻子在西单市场买菜时,看到卖荠菜的事引发的。

“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

,作者由此回忆浙东故乡妇女小孩采荠菜的情景,并援引《西湖游览志》《清嘉录》记载的文字作佐证。

对黄花麦果,作者写道:“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

作者先从植物学角度作科学的描述,意在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印象。

然后再叙说故乡百姓习惯采这种野菜叶做糕,小孩很喜爱吃,清明扫墓时,大人们也把它当作祭品。

最后又拉杂谈及近年北京不复见黄花麦果的影子。

而日本有一种“御形”

菜做的“草饼”

,在北京买得到,但吃去总归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

作者在这里反复玩味、惋惜、感叹,流露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谈紫云英时,作者也是先来一番描述,接着又以日本《俳句大辞典》里的材料作引证,说明这种野菜的普及性。

最后讲到故乡清明节时,上坟船总可以看到“在船头篷窗下总露出些紫云英和杜鹃的花束”

,说明当时浙东上坟的习俗。

总之,作者在介绍这些野菜时,由于平时知之甚深,思之已熟,因而讲起来如数家珍,旁征博引,让人读来亲切温暖,韵味绵长。

周作人长期保持着对风物礼俗、民间传说、童话儿歌等的浓厚兴趣。

他在《立春以前》中认为,这些东西最能看出平常百姓对人对神对自然的心态。

“对于鬼神与人的接待,节候之变换,风物之欣赏,人事与自然各方面之了解,都由此得到启示。”

在他的小品中,有与友人谈论坐乌篷船的乐趣(《乌篷船》);有介绍家乡的酿酒法(《谈酒》),也有玄谈茶道、讲究茶具、乐道江南茶馆中的“干丝”

,以及老家有名的周德和“茶干”

(《喝茶》)。

这些都是民间中颇具有特色的风俗礼制和风俗物品,表明作者对平常百姓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如《乌篷船》是写给一位即将到作者家乡观光的朋友的导游信。

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要介绍的自然风物当然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