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二 朱自清 冰心 郁达夫(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个性意识的骤然觉醒与外在压抑的无形对峙,所行诸文字的便只能是那颗滴着血与泪的心。

这样的特点,在郁达夫后期创作的散文中依然明晰可辨。

《感伤的行旅》和前期散文相比,显然有了些变化:移步换景的线索与“我”

的心境变化线索都臻于完整。

但有一点是基本的,即个人心绪的变化不仅时常影响着主体对外在景物的情态,而且依然是对景物进行联结的磁石。

此时,虽然少了一些年轻的直喊,少了那些随情枝蔓的“野性”

,但内视的习惯与“化物入我”

的笔致并不曾有丝毫的更动。

二、人性、自然与社会的融合。

从郁达夫散文的前后期来看,有一个明显差别很惹眼——即前期更多关注的是自我的内心,而后期着墨侧重点则在身外的山水名胜。

在初期散文创作中,郁达夫对“人性、自然与社会的融合”

的具体实践是以人——“我”

为主。

“内心独白”

的肆意倾泻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功利动因。

1928年以后,郁达夫除了小说创作之外,散文创作几乎全部集中于游记文写作上,文体为之一变。

**裸地直喊基本看不到了,原来处在作品中心地位的“我”

悄悄移至边缘,个人情思的流程不再作为作品的主线被使用,景语与情语在此打了个颠倒——描景状物、掌故杂谈成为重心,“我”

反而若隐若现穿梭其间。

郁达夫显然注意到了“物承己意”

比“直抒胸臆”

更要趋近于散文的“雅”

境。

但郁氏的游记体散文绝不是纯粹的娱情记踪之作,其中埋藏着的依然是伤时感怀的忧患,所不同的只是以中年的冷峭换了年少的直喊。

因此,我们依然可以在他后期游记中看到“内视”

的笔致。

《钓台的春昼》里的“我独立在江边,不知不觉心里头都兀自感到了一种他乡日暮的悲哀”

贯穿首尾。

厚道的船家与常愿在祠堂里留下劣迹的过路高官的“俗”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半日游程》里感叹的是世事未变而自己已是“垂垂老了”

《方岩纪静》中他悟到的是古人借自然威力压抑人欲的企图。

1935年《扬州旧梦寄语堂》的结尾更是耐人寻味:“你既不敢游杭,我劝你也不必游扬,还是在上海梦里想象欧阳公的平山堂,王阮亭的江桥,《桃花扇》里的史阁部,《红楼梦》里的林如海,以及盐商的别墅,乡宦的妖姬,倒来得好些。

枕上的卢生,若长不醒,岂非快事。

一遇现实,哪里还有Dig呢!”

显然,作者对曩昔残梦的留恋正好折射了他对现实不平之愤。

“寄激愤于梦幻”

——正是他后期以游记为主体散文创作的主要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从港综签到成为传说重生在夫君登基前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毒奶影帝的相亲人生七零之彪悍娘亲现在我想做个好人末日:小姐姐没了我怎么活重生八零前程似锦督主大人是个妻管严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小良药斗罗之开局签到祖龙武魂末世:全球领主乾元劫主快穿女配又在打脸了纳米崛起酒店供应商姑娘她戏多嘴甜我的纸片人都是龙傲天干赢那个赘婿文男主异度高校[无限]悠闲修道人生我的魔王老婆超宠我诸天:从四合院开始打卡太古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