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岩》表面上看是“我”
在向“你们”
讲述一个山间的故事,而实际上是作者的内心独白。
《秋海棠》虽以“思妇”
为描写对象,但“思妇”
的所思所想,如“能不对这辽远的无望的旅程厌倦吗”
、“天上的爱情也有隔离吗”
,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寂寞的内心独白。
二、自觉追求散文“诗意”
化的精致。
《画梦录》名为散文,实为诗和散文的融合,是不分行的诗,篇篇充满了诗的含蓄、精致与空灵、情思的腾挪闪跃与回环往复。
三、通过苦心经营的意象来表达情感。
《画梦录》中的意象可分为“时间意象”
,如秋天、黄昏、深夜等季节和时间;“空间意象”
,如荒阶古墓、古城落日、深宅大院、半山凉亭、地狱之门等;“情景意象”
,如睡莲、幽兰、微风、月波、檐语等;“人物意象”
,如“林妹妹”
一般洁净幽怨的铃铃和姑姑。
作者从小就浸**于中国古典诗词,又深谙各类志怪小说、传统戏曲和民间故事,这成为他营造意象源源不竭的文化资源。
四、运用比喻、通感、意识流、象征等多种艺术手法。
作者擅长运用精妙比喻来表现他心中的“颜色”
和“图案”
。
如秋之夜“如一袭藕花的蝉翼一样的纱衫,飘起淡淡的哀愁”
;“夕阳如一枝残忍的笔在溪边描出雪麟的影子,孤独的,瘦长的”
。
借景喻己,其实写的都是作者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状态。
《雨前》则同时运用了意识流、象征和通感的艺术手法,作者把对故乡的怀想通过一段一段的意识流来表现,“雨”
则具有特定象征内涵,象征着作者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而其中的“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
则运用了“通感”
的艺术手法,用触觉“幽凉”
来形容听觉“雨声”
,一个“滴”
字又表现了“幽凉”
的动感。
这种“通感”
手法在其他各篇中皆有精彩表现,如:“一缕寒冷如纤细的褐色的小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