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天中文网

第四章 本时期散文(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如在《荔枝蜜》中,作者开头写到对蜜蜂“总不大喜欢”

,感情上“疙疙瘩瘩,总不怎么舒服”

,看似随意,实已埋下了感情的伏笔。

接着,笔锋一转,开始叙事,由荔枝树写到荔枝蜜。

“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行文至此,便已入题,于是有了第一次的感情变化:“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然后杨朔马上便施展他所惯用的叙述手段,通过与养蜂人老梁的对话,逐渐积蓄情感,“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不动声色地赞美了养蜂人并与时代主题成功对接。

最后“我的心不禁一颤”

,认识到了蜜蜂所代表的时代精神,完成了对主题的升华。

这种通过欲扬先抑使感情一波三折的笔法,在杨朔散文中亦属常见。

因而,阅读杨朔散文,常会感到线索清晰,写景状物和记人抒情都有迹可循:

开头引人入胜,继而卒章显志,终篇发人深省,所以他的作品容易被模仿;其次,散文征字选词上追求凝练、优美和生动。

杨朔的散文语言可算白话文的典范,没有多余芜杂的表述。

在文字安排上,错落有致,长短句相间,风格较为纯雅。

比较《荔枝蜜》和杨朔早期散文《木棉花》,仅从语言词句上分析,会发现后者用词激进,如“可怕的蒸笼”

、“冲动的表情”

等,文风激烈,句法结构复杂,充满青春意气,阅读冲击感强烈。

但60年代以后的散文,却有着明显的内敛和克制,多了沉稳从容之感。

显然经过反复的斟酌,读来较为沉闷,开阔感不足。

在文辞斟酌上精心打磨所追求的耐人寻味的“古典化”

,有时也不免流于矫情。

精巧的情思表达在“十七年”

时期能够得到允许,很大程度上源于杨朔对于主题炼意上的另一种“精致”

他能够在对日常事物的言说中巧妙地提炼出时代精神的元素,并将其纳入到集体大合唱的抒情氛围之中。

再以《荔枝蜜》为例,歌颂劳动奉献精神的作品在当时多如牛毛,不过多数情感高亢但失之粗率。

真正像杨朔这样“动情”

的散文很少。

杨朔通过艺术的笔法节制了粗放的情感,即使在表达某种富有政治寓意的思想时,也多借用象征或暗喻的手法——就像对于劳动人民的情感认同,用一句“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来表达,轻盈灵动中含有意味的质感,精致巧妙,而非口号般直白。

当然,这种提炼具有时代局限性,因其只关注到光明的一面而失其深刻性。

二、日常生活的升华与时代意象的创造。

杨朔散文中蕴含着许多的意象或形象,如蜜蜂、雪浪花、促织、老泰山、月光等,这些意象看似稀松平常,但都被一一赋予深意。

杨朔善于通过某个生活场景,或是某个劳动者形象,抑或一个微小的物象和景象,“从一些东鳞西爪的侧影中,烘托出当前人类历史的特征”

[2]。

这种写作旨趣,使得他的散文在面对日常生活时,不再如“五四”

散文一样停留在对事物恣意把玩中来彰显主体的闲情雅致。

例如《雪浪花》中,“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农门娇妻:家养暖夫致富记怪物乐园开局逃荒:拿休书在古代种田养崽厂督有喜之萌宝赖上门掌珠令起源之科技帝国京城第一神捕,你管这叫狗腿子?催妆我成了山海界灵从大周开始穿越成为皇帝:我称霸天下!退休大佬在豪门兴风作浪逆转重生1990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名门盛宠:误惹钻石Boss圣龙图腾左道江湖我在末世开商店格兰自然科学院被迫饲养疯批奶狗后,我真香了皇后是只小猫咪我哥是动物之主[快穿]侯门风华:拜见极品恶婆婆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末世重生之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