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金锁记》等小说的体式无疑是东方的、民族的。
首先,从小说标题、题材选择到叙事结构等都洋溢着传统白话小说的浓烈气息。
标题古韵盎然,题材选择单一狭窄,只着眼于旧式家庭的凡俗人生,叙事结构注重情节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时常借用美女倾国(《倾城之恋》)、逼良为娼(《沉香屑·第一炉香》)、豪门怨妇(《金锁记》)等言情小说的故事类型。
其次,张爱玲小说的叙事方式多采用传统说书人娓娓道来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类似于“说话”
,且经常以“现在开始说故事了”
开始。
但是,张爱玲小说的内涵和技巧却具有明显的现代气质。
张爱玲在其小说的传统故事类型呈现中,注入了全新内容,使其具有了现代特征。
她在作品中摒弃了传统的道德训诫,输入了全新的现代内涵,《金锁记》在现代视野中审视曹七巧在金钱异化下人性的彻底丧失,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实态。
《沉香屑·第一炉香》关注葛薇龙如何在奢华和虚荣中异化为一个寡廉鲜耻的交际花;《茉莉香片》和《心经》的聂传庆和许小寒深深沾染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色彩;《倾城之恋》中展现了现代视野中人性在战争和金钱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张爱玲在其小说中还大量借鉴了西方文学的先锋技巧。
在叙述中融入了意识流动和联想手法,使小说中的色彩、音响等都不约而同地富有映照心理的功用,并充分感觉化,使得小说意象韵味深长。
作者通过静、冷的情调与气氛的渲染,达到了社会冷酷与生命荒凉的象征效果。
七巧竭力想抓住她生命里唯一的一点爱情,却惨遭打击,姜季泽只贪图她的钱财而并非“美色”
,于是她的心像“酸梅汤”
一样,“沿着桌子一滴一滴往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
。
作者未用泼墨之势去直接描写七巧内心的情感汹涌,反之却一字一句去描写被泼翻了的酸梅汤,在这异常沉寂的叙述里,七巧的难以言说的绝望、虚空和疯狂跃然而出。
不容否认,题材狭窄、基调冷艳、过分追求通俗易懂,是张爱玲小说的短处,但其对“恶”
的连续性揭示使其小说拥有了深刻的现代内涵,中西融合的复杂性使其小说在中西、雅俗间寻找到较好的平衡点,为中国小说现代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1]《〈子夜〉是怎样写成的》,载《新疆日报》副刊《绿洲》,1939-06-01。
[2]老舍:《人物、语言及其他》,载《解放军文艺》,1959年6月号。
[3]老舍:《我怎样写短篇小说》,载《宇宙风》第8期,1936-1-1。
[4]老舍:《人物的描写》,载《宇宙风》第28期,1936-11-1。
[5]老舍:《人物、语言及其他》,载《解放军文艺》,1959年6月号。
[6]老舍:《略谈人物描写》,载《抗战文艺》第7卷第2、3期合刊,1941-3-20。
[7]老舍:《我怎样写〈赵子曰〉》,载《宇宙风》第2期,1935-10-1。
[8]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载《国闻周报》第13卷第1期,1936年1月1日。
[9]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载《国闻周报》第13卷第1期,1936年1月1日。
[10]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载《国闻周报》第13卷第1期,1936年1月1日。
[11]张恨水:《我的创作与生活》,载《文史资料选辑》第70辑,1980。
[12]张恨水:《总答谢》,载《新民报》(重庆版),1944-05-02。
[13]张恨水:《作完〈啼笑因缘〉后的说话》,见《啼笑因缘》,上海,三友书社,193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