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干旱季节,各种植物经过一天太阳的暴晒显得十分蔫萎,而经过一个夜晚的月华,到清晨又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景致。
于是,原始先民认为月亮和太阳一样有着恢复生机和促进植物生长的神性,甚至一些民族认为,“月亮是生产一切植物的生产者”
。
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月神崇拜和祭月的习俗。
如我国云南澜沧县的拉祜族则以为各种农品是月神和日神赐予的,他们每年阴历八月十五要到村寨的东方及西方盖一间小房子,各家都要将一年来所有的农业生产收获物各拿一点去摆上,并杀鸡、猪祭献,东方献太阳,西方献月亮,并祈祷:“我们的一年生产所得,都是你太阳、月亮给的,没有你们,我们什么也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种的都献给你们,明年你们还要比今年更多的给我们收成。”
[5]
由此看来,人们崇拜月、祭祀月,与崇拜日、祭祀日一样,都是源于原始先民认为日、月与人类、与植物生长的联系。
当日、月之神性为万物,特别是农作物的成长提供保障之时,也就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食物基础。
因此,很大程度上可说以,每一种神性的存在与归位,都始于人与自然的交织点上,是人与自然关系最初的联系与交往的通道,当人与自然共同交织在某一神圣物之上,这一神圣之物便会以神话的形式深潜于民族的记忆之中,并演化为祭祀的仪式,渗透到集体表象的各个方面。
同时在中国神话中,如果说太阳是日的象征,和鸟相联,那么月亮则是夜的象征,和玉兔、蟾蜍等阴性物质紧密联系在一起。
汉族神话中,月中有蟾蜍和灵兔的观念很早就有。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中绘有一新月形象,月中即有蟾蜍,月下的天空中有一女子,坐在龙的翅膀上飞行。
很多人认为,这是对“嫦娥奔月”
故事的表述。
以后又有嫦娥奔月化为蟾蜍、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说法。
在一些少数民族神话中,月亮之上多有月亮女神,壮族的玛霞女神、瑶族的姑娘、水族的九妹女神,等等,如与之相伴的兔子、蟾蜍、大冬瓜、各种种子等,也无一不是生殖力很强的动物或象征性植物。
这样进一步说明了,月亮也是各民族生殖、丰产职能之神,它和太阳一起为人间带来了繁茂的生命与万物的茁壮成长。
而先民最原始、最本真的崇拜就是对生殖能力的赞美与**,因为只有蓬勃的生殖能力才有气象万千的人与自然世界。
“天有三光日月星”
,中国先民对天空中这三种发光的自然天体都充满了敬畏之情,并极力赋予他们高贵的出身与神奇的力量,但相对于日、月来说,关于星辰的神话就少了很多,这大概是星辰太多、太小,没有日、月那般显赫、明亮的原因吧。
汉族的盘古神话中,盘古的“发髦为星辰”
;《山海经》中,高辛的两个儿子分别化为心、参宿两个星星;纳西族神话中,“牦牛的精液喷洒到天空,于是形成了满天的繁星点点”
;[6]黎族神话中,山猪咬碎多余的四个太阳,变成了满天的星星。
但民间传说中,有些星星神话倒是广为流传,如牛郎星、织女星、北极星、启明星等,如蒙古族民间流传着《北斗七星的起源》:
有两个兄弟与五位有神奇本领的勇士结为兄弟。
他们是:上午射出去的箭下午才带着被打中的鸟掉下来的神箭手;能听到世上所有声音的顺风耳;把东西两座山换来换去当游戏玩耍的大力士;能追上黄羊的飞毛腿;能一口气吸尽大海的吸海神人。
后来他们与夏兹盖国王的勇士比试射箭、摔跤和赛跑,由神箭手、大力士和飞毛腿取胜。
国王恼羞成怒,预谋把他们关进铁屋子,然后放火烧死,顺风耳得到这个消息,吸水能手便吸足海水,浇灭大火,并淹没夏兹盖王宫。
最后七人飞上天空,化成北斗七星。
[7]
除赋予星辰高贵的出身之外,先民还结合神话对星辰进行了分区。
他们把天空中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每个星宿有临近的若干个星星组成。
二十八星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用一种动物的形象作代表,即四象:东方苍龙(青色),北方玄武(黑色),西方白虎(白色),南方朱雀(红色)。
这四种动物都是神话里的神兽: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1988年7月在南阳市西麒麟岗上汉墓出土的汉代天象图,有力地说明了先人对天象的这一认知。
该图由九块画石组成,是“天有九重”
的象征。
画中刻一中央天神黄帝正襟危坐、头戴“山形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