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关于盘古神话,最早的文献记录是三国时吴人徐整所著《三五历记》,可见是汉代之后人们的补记。
正如顾颉刚指出的,在中国上古史以及神话谱系化的形成过程中,存在“层累地造成”
,“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时代愈后,传说的中心人物愈放大”
,因此,越是后出现的人神,他们的辈分越高、资格越老。
[3]盘古的开天辟地和化生万物神话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后人为了凸显男性伟大功绩,杜撰出一个化生万物的男神,并将大母神创世的内容全部归于其下。
既然,创世之功都归于男神,那么其他的相关发明创造也会是男神们的功绩,如黄帝制衣冠、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辟市场、治麻布、作琴乐、制陶器,等等。
男神们是无所不能的创造者,而女神们似乎除开替男神生育孩子传宗接代也不再有,也不需要有其他功用了。
至此,女娲以及各民族的女娲们,作为创世女神的意义在迈入父权社会后发生了严重的倾斜,其以生育神为中心的神格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夸大,用以满足男权社会对血缘继承的要求及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规定,而化生万物、祈福苍生的神格因违背了男权社会对女性从属地位的要求而陨落。
女神从拥有独立神格的大神而沦为男神的附庸,如果想得到身份光耀,就一定要依附于男神,甚至生硬地与某位男神扯上关系,仿佛非得这样才能抬高身价。
昔日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女神世界就这样凋零了,女神们有的被改造成了男神,有的被淹没不提,有的则改造成为了男神的配偶、姐妹、女儿等,还有的虽然神名犹在,但和她们辉煌时期相比已是相去甚远了。
正如柯灵斯所说:“随着向父权制的过渡,妇女在宗教中的主导作用被男子排挤掉了,女性的精灵变为男性的精灵。”
[4]
西王母是上古神话中的大神。
据《山海经·西次三经》记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这里的西王母是一位蓬头散发、满嘴虎牙、拖着一条豹尾、动辄发出阵阵长啸,掌握刑杀和灾病的女神。
从神话的形成与发展的轨迹来分析,西王母的形象应当是从上古巫术仪式中的女祭司形象发展而来。
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祭司等职位由部落中的女性长者或部落首领担任,负责主持祭祀、沟通天地鬼神,是部族权威最高的人。
而上古时期的祭祀中,杀死祭物(包括活人)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杀死祭物的工作则由女祭司担任,这也是西王母充满狞猛之气和被视为掌握刑杀的重要原因。
尽管西王母面目狰狞,但并不影响其社会地位的崇高,《山海经·海内北经》有关于西王母使用“梯几”
的记载,而“几”
是古代对有才德的老者表示尊重的专门设施之物,由此可见其高贵的身份与地位。
随着父权社会的兴起,西王母莫名其妙的多了来历不明的一个丈夫——东王公,这个本来具有独立神格的大女神成为了男神之妻与附庸。
托名晋代葛洪的《枕中书》中,东王公为天皇、扶桑大帝,其地位已跃居西王母之上。
最为有趣的是,随着西王母神格的下降,其容貌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由穴居善啸、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怪神,变成了一个雍容平和、容貌绝世、光仪淑穆的妇人。
在这里,西王母容貌与性格是按照男性的审美观彻底地改写了,因为,在女性成为男性私有财产的男权社会里,温顺与美丽是男人对女人的最大要求。
作为大母神的西王母的命运尚且如此,其他女神的命运更是可见一斑,甚至“女神”
之称谓也转向为“神女”
。
“女神”
,“女”
是对“神”
的修饰,强调的是“神”
;而“神女”
,“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