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由于本来就不愿意去农村吃苦受累,席母的消极怠工比别人更加明显,成了偷奸耍滑的代名词。
不但领导不喜欢,就连同事也不喜欢。
凌母下乡三年后,中央为了科技兴国的宏愿,下达了恢复全国高考的红头文件,也给了那些变成了农村户口的下乡知青们,一次将农村户口再变成城市户口的机会。
看到这一点的凌母自然不甘人后,也加入了改名命运的高考大军。
可在那个交通和咨询都不发达,连黑白电视都可望不可即的年代,获取考试用的工具书,就更是难上加难。
等到了考场以后,凌母才知道,欧洲和美洲这种蛮夷之帮,竟然也有历史传承。
这让打了那些经历了文革,没有好好上学的知青们一个措手不及。
第二年再考,由于市面上买不到工具书,凌母不出意料的再次落榜。
当凌母犹豫着要不要赌上教师生涯,再去参加第三次高考的时候,凭着扎实的古文以及中国历史知识,以及作为村支书老爹的推荐,一举考入电大,也就是凌少现在就读的师范大学前身的凌父,竟然向凌母求婚。
自知考大学无望的凌母,为了自己的后代着想,只好答应了凌父的请求,用婚姻这第二种办法,拿到了改变命运的通行证。
而席母这种有名还吃懒做的,能让她逆天改命的不要她。
想要高攀她的又没法给她逆天改命。
在席母哀叹着只能终老农村的时候,靠着不发手段,走进大学校门的乌烟瘴气,终于被媒体报纸吹到了中央,呛着了高层领导。
对于那个物质极其匮乏,买粮还要粮票,买布还要布票,买油要有票,一切安需分配的计划经济时代,所谓的不发交易,其实就等于向大众明说是权色和权权交易了。
中央领导为了堵百姓悠悠众口,平笔杆子公愤,中央再下一纸红头文件,拉开了政风整肃运动的大幕。
抛开大义凛然的官话套话不提,简而言之就一个意思,各级政府,甩开膀子,抓典型,以儆效尤。
由于凌老爷子这支书在男女关系上比较正派,再加上儿子凌杰已经被大学录取,所以就将开推荐信这权利给别人,换了一身正气,做官清廉的好名声。
所以当视察小组下乡抓典型的时候,凌老爷子配合的非常积极。
通过小组走访,终于抓到村长和生产队长这么两个典型。
超额完成了任务,等着领赏的领导小组,在取证时犯了难。
那些被权利逼迫就范了的大姑娘,一个出来指正的都没有。
思想工作,做了一大堆,可被害人就是不啃声。
几个大领导眼看加官进爵就要泡汤,凑起来一合计,直接大喇叭公开找被害人,而且还做出给城市户口的承诺。
于是就出现这么个场景,跑到领导面前哭天抢地,诉说被侵犯经过的,都在编瞎话。
真正被侵犯的那些,却依旧保持沉默。
最后,无奈的几个领导凑一起商议:虽然,人,不是那几个人。
但事儿,就这么个事儿。
所以,也别麻烦了,张冠李戴一下,能给这典型下了大狱就成。
于是,席母靠着这第三种无中生有,栽赃陷害的不要脸手段,也拿到了城市户口的通行证。
在那之后,生下凌少的凌母,靠着凌父的社会关系,终于从农村进入城市。
再然后,凭着凌少姑父的社会关系,从乡村小学教员,脱胎换骨般的成了银行的事后监督,走上了领导岗位。
而那时,凭着姿色和不要脸,混到领导身边的席母,靠着奉子成婚这一条,也混进了银行,由于业务能力太过惨不忍睹,最后被调到了国企。
“那…”
凌少不知道母亲为什么跟他说这些陈年旧事,疑惑不解的问道。
“席芳婷她妈,下乡那会儿……有时候双胞胎姐妹会互换身份。
应该是姐姐来这里呆上两三个月,妹妹再来呆两三个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