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刘老汉仰头,“滋溜”
一声,满满一盅烈酒瞬间见了底。
辛辣感从喉咙一路烧到胃里,他皱紧了眉头,发出一声满足又痛苦的叹息。
他拿起另一只酒盅,倒满,不由分说地塞到还僵在炕上的胡强手里。
胡强的手指冰冷,下意识地握紧了那温热的粗瓷盅子。
那霸道的饭菜香和浓烈的酒气,像带着钩子的铁锚,狠狠地勾住了他被绝望和疲惫掏空的胃,一股汹涌的酸水不受控制地涌上喉咙。
他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
一直堵在心口那块沉重的、冰冷的、让他窒息的东西,似乎被这浓郁的人间烟火气,狠狠地烫了一下。
在计划经济的网里,白酒就是粮食的魂!
一斤白酒?那是拿几口人一天的口粮去糟蹋!
是能救命的粮食!
在刚熬过三年“瓜菜代”
年月的人心里,这想法根深蒂固。
所以,什么都得“计划”
。
票证,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硬通货,比钱还硬!
粮票、煤票、肉票、布票、鱼票、油票、酒票、豆腐票……一张张花花绿绿的小纸片,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勒紧每个人的脖子,也维系着最低限度的生存。
胡强眼前闪过那些他插队七年里见过的婚宴。
再体面的人家,在家摆上一两桌,有几盘硬菜,就算是顶有脸面了。
可总有些人家,心气高,排场要得大。
“三转一嗡嗡”
——缝纫机“咔哒咔哒”
响,自行车铃铛“叮铃铃”
,手表秒针“嚓嚓嚓”
,收音机喇叭“嗡嗡嗡”
。
凑齐这四样?那得扒掉几层皮!
全家老少齐上阵,亲戚朋友都得搜刮干净,求爷爷告奶奶攒那些要命的工业券、自行车票、缝纫机票……那场面,比秋收抢粮还紧张。
大多数庄户人家,实在。
扯上一丈二尺结实的粗毛粟布,请木匠到家叮叮咣咣打几天,弄个碗柜、衣柜、一张饭桌、四条板凳,姑娘的嫁妆就算齐活了。
从订婚、送喜帖到结婚摆席,“礼金”
加酒菜,条件好些的人家,咬着牙凑个四百块钱。
四百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