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没隔几天,村里又炸开了新话题——傻姑娘的嫁妆清单,被好事的妇人传得绘声绘色。
那嫁妆里,三代人的衣鞋帽一应俱全,还有大中小“三圆”
——黄铜包边的脸盒、红漆脚盆、带着吉祥花纹的子孙桶,摆出来能占半间屋。
床上用品更是厚实,两床新棉被絮得蓬蓬松松,蓝布被面绣着鸳鸯戏水,连枕头都是新缝的荞麦皮枕芯。
日用品也没落下,新的牙膏牙刷、胰子(肥皂),还有姑娘她娘连夜手纳的四季单鞋、棉鞋,针脚细密得能数清,鞋底还纳了“喜”
字纹样。
有人说,傻姑娘家看着穷,可她奶奶是个讲究人,总说祖上是“老夫子”
文化人,娘家当年也是十里八乡的大户,哪能让孙女受委屈?这不,陪嫁的“压箱底”
里,竟铺了满满一叠纸币,总共一百元!
虽说在尤家的三百元彩礼面前不算啥,可在当时,这已经是普通人家大半年的收入了,图的就是讨个吉祥如意、新婚美满、百年好合的彩头。
这些“天价”
嫁妆听得村里人啧啧称奇,颜雨却只能暗自叹气,琢磨着自己的实际情况。
那会儿大家都在生产队集体出工,靠挣工分过日子。
一个工日的价值低得可怜,最差的生产队才值两分钱,好点的能到一角多,可这样的生产队全公社也没几个。
手里能攥着几块钱,在村里都算“富户”
了——要知道,一元钱能办不少事:买两斤多玉米面、扯一尺半粗布、打半斤煤油,还能给孩子买块水果糖解馋。
除了出工要消耗粮食,到了年终决分的时候,家里劳力多的,兴许能分上几十元,这样的人家才能像样地办年货过年。
也难怪农村人都愿意多生孩子,为的就是攒足劳力,年底能多捞点分红,日子能好过些。
颜雨翻遍了自己的小布包,找出攒了大半年的两块钱,又从枕头下摸出两斤粮票——这是他省吃俭用攒下的“家当”
。
他拿着这些,厚着脸皮去供销社换了两小瓶红苕酒,总共一斤,用旧报纸包了包,就准备去参加尤家的喜宴。
虽说之前他也跟着村里人一起,议论过老尤家的闲话,心里还暗戳戳觉得解气,可真到了跟前,他倒摆出一副“我说了你又能咋地”
的无赖架势,反正嘴长在自己身上,议论几句也不犯法。
喜宴当天,老尤夫妇站在院门口热情迎接客人,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颜雨赶紧举起手里的两瓶红苕酒,大声给老尤道喜:“尤队长,恭喜恭喜啊!”
老尤一看是他,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抬起大巴掌“啪”
地拍在他肩膀上,那力度跟夯土似的,震得颜雨胳膊都麻了:“你小子行啊!
听说你把粮库照顾得特别好,不仅把老鼠全灭了,还把仓库的角角落落都修缮了一遍。
老任干了那么多年都没打理利索,你一去就干了实事,真是全体社员的榜样!
我已经把你的事上报给公社了,给你多记二十个工分哩!”
“这……这没啥!”
尤队长的一席话,把颜雨说得脸都红了,赶紧把话头往回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修修仓库本来就是看库人的本分,不算啥大事。”
坐在宴席的席位上,颜雨心里暖烘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