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校园里开始流行一种新游戏叫“火种挑战”
:学生们分组搜集身边谣言,用清源插件查证后制作短视频辟谣。
某小学班级集体创作的《妈妈朋友圈十大伪科学》系列火爆全网,连科学家本人都转发点赞。
周望受邀参加毕业典礼演讲。
站在礼堂讲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年轻面孔,她说:“你们这一代人出生时就有Wi-Fi,长大后从没想过‘能不能上网’,而是思考‘该怎么用网’。
这是你们的幸运,也是责任。”
她停顿片刻,继续道:“五年前,我们认为最大的敌人是谎言。
后来才发现,真正的威胁是麻木??是对真假无所谓,是对他人苦难无感,是对‘反正跟我没关系’的冷漠。”
“所以请记住,每一次你停下来说‘等等,我想查一下’,都是在点亮一盏灯。
也许微弱,但足够照亮身边人的路。”
掌声雷动。
散场时,一个小女孩跑过来递给她一幅画:蓝天白云下,一群孩子手拉手围成圆圈,每人手中举着一面镜子,反射出同一束光芒。
背面写着稚嫩字体:“老师,你说的光,是我们一起照出来的。”
那天晚上,周望罕见地早归。
推开家门,发现丈夫已准备好晚餐,女儿正趴在沙发上写作业。
“妈!”
孩子抬头喊她,“我们今天学了‘信息溯源’!
我还用清源查了科学课本上那段‘蜜蜂不会飞’的说法,结果真的是谣言!”
她笑着走过去摸了摸女儿的头:“那你现在相信蜜蜂会飞了吗?”
“当然啦!”
女儿眨眨眼,“不过老师说,最重要的是??要一直保留在‘不确定’的时候想去查的勇气。”
周望怔住。
饭桌上,丈夫提起新闻里报道的非洲数字扶贫项目:“听说他们引进了‘声桥’简化版,用当地语言播防疫知识,疟疾误诊率降了一半。”
她静静听着,忽然觉得这一切像一场漫长的接力。
最初的火种或许来自他们这群理想主义者,但现在,火炬已在千万人手中传递。
夜深人静,她再次翻开工作笔记,在最新一页写下:
“我们曾担心技术会被滥用,权力会被集中,真相会被垄断。
但现在我明白,只要工具始终面向普通人开放,只要每个人都有能力发出质疑,那么真正的控制权,永远属于使用它的人。”
窗外月色如水。
街角便利店的广播准时响起:“各位居民请注意,今日可信消息三条:本市未发布‘全民核酸收费通知’;所谓‘养老金新规’系旧政策翻炒;第三,春天已至,请记得赏花,但别乱采野菜。”
她微微一笑,关灯入睡。
梦里,她又回到了玉树村小。
孩子们围着篝火跳舞,手中荧光牌拼出新的句子:“我们长大了,火种也在长大,而你们,终于可以休息一会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