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且我们的物理学家说,这么快的速度,除非它有反重力装置,否则早就被自身的惯性撕碎了——这不是我们能理解的技术。”
挂了电话,李野靠在椅子上,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
他看着屏幕上那颗不断逼近的红点,突然想起了女儿上次视频时画的画——一张歪歪扭扭的星空图,上面有一颗特别大的星星,女儿说“这是爸爸工作的地方,能看到最远的星星”
。
当时他还夸女儿画得好,现在却觉得,那颗星星可能正带来危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野哥,陈教授回消息了!”
小张突然喊道,把李野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他立刻凑过去,只见屏幕上弹出一封邮件,发件人是陈砚,标题是“全球紧急会议通知”
,邮件发送时间是00:28,距离现在只有十秒。
邮件里说,国际天文联合会已经启动了紧急预案,半小时后将召开全球视频会议,所有监测站点的负责人和相关领域的科学家都要参加。
陈砚在邮件里特别强调,要李野准备好详细的数据报告,包括信号强度变化曲线、坐标移动轨迹、速度计算过程,还有各个站点的同步验证结果,“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我们的数据是准确的”
。
李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打开数据文档,开始逐行检查——00:12,信号强度035;00:13,041;00:14,052……每一个数字都要准确无误,每一个结论都要有依据,因为他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来自全球的科学家,是决定地球命运的判断。
小张在一旁帮他整理图表,把信号强度变化曲线用红色标注出来,又在旁边附上阿雷西博和欧洲站点的数据对比图。
“野哥,你看这里,”
小张指着图表上的一个拐点,“00:18的时候,速度突然增加了每秒200公里,是不是信号源有什么动作?”
李野凑过去看了一眼,眉头皱得更紧了:“把这个拐点标出来,会议上要提。
说不定这是它在调整方向,或者……加速向地球飞来。”
监测大厅的警报声还在响,红色的灯光依旧在旋转,像是在提醒他们时间紧迫。
窗外,阿塔卡马沙漠的星空依旧璀璨,银河像一条银色的带子横亘在夜空中,比邻星在其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李野抬头看了一眼,觉得那颗星好像比平时亮了一点,又好像没有——也许是自己的错觉。
半小时很快就到了。
李野打开视频会议软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个熟悉的面孔:陈砚坐在国家航天局的会议室里,身后是中国国旗,她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杯没来得及喝的茶;史密斯博士在阿雷西博的监测中心,旁边站着他的助手,手里拿着一叠打印好的数据报告;还有欧洲的马克教授,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镜后面的眼睛里满是严肃;日本的山田博士,面前放着一个保温杯,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着。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没有了平时开会时的轻松谈笑。
甚至连平时爱开玩笑的俄罗斯科学家伊万,都只是对着镜头点了点头,没有像往常一样说“李,你们那边的沙漠今天冷不冷”
。
会议由国际天文联合会的主席马丁先生主持,他是一位年过七旬的天文学家,头发已经全白了,但眼神依旧锐利。
他敲了敲桌子,会议室里的嘈杂声立刻消失了:“各位,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情况了。
比邻星方向的异常信号源正在向地球移动,速度极快,目标明确。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就是要汇总全球的监测数据,分析信号源的性质,制定应对方案。
首先,我们请南半球深空监测阵列的李野工程师汇报监测情况——你们是最早发现异动的站点之一,数据最完整。”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李野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准备好的数据报告,声音平稳地开始汇报:“各位,我们的监测站在今天00:12分首次捕捉到比邻星异常信号源的强度变化,当时信号强度为035焦耳平方米,随后开始急剧攀升,截至目前,已经达到092焦耳平方米,且仍在以每秒002的幅度增长……”
他详细地汇报了信号源的移动轨迹和速度变化,展示了各个站点的同步验证数据,当说到“00:18出现速度拐点,每秒增加200公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