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因此“萨满”
的意思是智者、学者、老师等;“沙门”
的意思是天师、神师等。
我们认为“沙门shame
”
的称呼方式更符合萨满教神职人员的工作内容。
萨满教的神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接受信徒对人生困惑、生活艰苦、病痛灾难的陈述,以及接受信徒对消灾解困、改善生活状况及人生前途的请求,然后负责相应管事神联系,让神附体,为省代言,给咨询者提供解决方案。
宗教学家认为,在沙门教之前,存在一个更古老更简单的宗教即贞教(现代汉语中称贞zhe
,在古泰越语中称gimjim,文字专家认为,贞字的甲骨文形式是萨满教法师做法事时的面具),贞教只负责的关于灵魂的咨询、前程吉凶祸福的占卜、做化解病痛和灾祸的法事等。
贞教的神职人员是法师或者巫师,在古越语中,男法师称为bogim,女法师称为yagim。
目前中国岭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仍然完整的保留贞教的信仰和习俗,在中国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献和典故中,我们能看到很多关于贞教的记载。
中国进入汉代后,贞教分化为流传于民间和江湖江湖之中的占卜术、巫术、阴阳术、风水术,最终融入后来在中国兴起道教之中。
简而言之,萨满教神职人员即萨满的基本职能是:教义研修者、讲经师、通神师、神灵感应师、心理医生、占卜师、巫医、道场操作师、祭祀操作师等职责。
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完备阶段后,氏族女性长老们全部成为萨满阶层,她们集神权和世俗统治权即王权于一身,她们掌握文化及宗教的解释权和话语权,掌握氏族人民生杀给夺的权利。
她们就是母系氏族社会里代表神权的“帝阶层”
,以及代表世俗王权的“辟阶层”
。
萨满教随着大迁徙传入中东及地中海沿岸地区后,在多种族环境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母系氏族社会神权及世俗王权的统治方式,神权阶层对萨满教进行改头换面、重新包装,为了安抚被统治者种族的情绪,他们尽可能淡化王权隶属神权的关系,他们将“萨满”
改成为“祭司”
,而萨满首领不再成为“帝”
,而是称为“大祭司”
,虽然世俗最高统治者仍然由大祭司母氏直系后裔担任,但是王者的任命改成母氏宗法世袭制,祭司阶层只是按照神权规定对王者进行审核和册封。
从表面上看,祭司阶层是一个为所有人服务的纯粹的宗教团体。
因此避免了非贵族种族对祭司阶层的抵触和怨恨,缓解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从苏美尔到古埃及,从古埃及到古罗马,从古罗马到现代西方社会,西方社会一直将这种神权与世俗王权的微妙关系保留至今,只是宗教内容稍微有所改变,而王权世袭制改成了总统选举制。
人们学习知识、思想、文化和教义,相信宗教是为了今生来世得到福报及好处,如果人们长期不能得到福报和好处,就相当于做生意时,出现了“投资与回报”
不成正比的状况,因此信徒们肯定要质疑和抛弃这种思想和宗教。
当然,聪明神权精英分子发现信徒有普遍弃教现象时,他们肯定要思想和宗教变革,以保持神权的平稳延续。
在距今4300年左右,因为严峻小冰河期导致中国北方气候恶化,农牧业严重减产和绝收,曾经定居在陕北黄河西岸地区华夏族为了避难,他们越过秦岭南迁到四川地区。
华夏族首领轩辕,推翻古蜀国后,封为黄帝后,他彻底废除了萨满教帝制神权阶级,从此神权及萨满教从中国历朝历代国家的思想及文化内含里消失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人只保留对大自然和祖宗亡灵的敬畏之心,只保留祭祀天地、祭祖等简单和实用宗教形式。
同时,中国从夏朝开始,逐步淘汰母系氏族社会的弊端,给予更多男性自由民身份,提高男性的社会地位,让男性具有组建家庭和拥有财产的权利。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等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首次提出系统的父系宗族社会的思想及制度框架,首次提出用仁义及非暴力方式治理社会及国家思想和制度体系,提倡人人平等等重视人权的民本思想,反对神权,反对鬼神操控人世间万事万物的宗教思想,鼓舞和重视人类的作为和作用,推广“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的积极思想观念。
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圣人让中国的人文思想获得空前而巨大的发展和升华,中国圣人们的伟大思想成为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从此的这些伟大思想如黑夜中灯塔,照亮着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走向文明进步的道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