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白天的课程里,陈志鹏总坐在教室第一排,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遇到不懂的问题,哪怕是看似简单的知识点,他也会当场举手请教老师。
《文学概论》课上,童庆炳先生的《文学理论教程》里“叙事学”
“文本细读”
“隐含作者”
等理论抽象难懂,老师在课堂上分析鲁迅《狂人日记》的叙事视角时,陈志鹏听得一头雾水。
课后他特意留下来,跟着老师从小说的开头“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聊起:“老师,第一人称叙事虽然真实,但会不会限制读者的视角?鲁迅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写‘狂人’?”
老师耐心解答:“‘狂人’的视角本身就是扭曲的,第一人称能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他的精神状态,也能更好地传递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你可以看看浦安迪的《中国叙事学》,里面有相关的深入分析。”
为了啃下这些硬骨头,陈志鹏每天晚上都会泡在图书馆到闭馆,他把《文学概论》的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把《古代文学史》的朝代脉络、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整理成表格,把《现代汉语》的错题分类整理,反复琢磨。
李哲果然兑现承诺,帮他做了一个知识点记忆小程序:“你把错题输进去,设置好复习间隔,它会自动提醒你,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得更牢。”
陈志鹏试用了一下,惊喜地说:“太管用了!
李哲,你这技术真没话说,以后我要是转专业学计算机,还得拜你为师。”
李哲笑着摆手:“别客气,互相帮忙嘛,你要是文学上有不懂的,我还得请教你呢。”
,!
期末复习周的燕园,堪称“灯火不夜天”
。
宿舍实行通宵供电,图书馆、教学楼、甚至食堂的角落,都坐满了埋头苦读的学生,有人抱着厚厚的专业书背诵,有人对着电脑敲写论文,有人成群互相提问,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又专注的气息。
302宿舍也不例外,四人默契地调整了作息,把书桌拼在一起,组成了临时“自习室”
。
“李白的豪放到底是源于盛唐的时代精神,还是他自身的仕途坎坷?”
陈志鹏翻着《全唐诗》,向王浩请教。
王浩推了推眼镜:“我觉得两者都有。
盛唐国力强盛,文人普遍有积极入世的心态,这是时代背景;但李白多次入仕失败,怀才不遇,这种苦闷也化作了诗歌中的豪放与洒脱。”
李哲停下敲代码的手,插嘴道:“这不就像算法优化吗?时代是外部环境,个人经历是内部因素,两者结合才能得出最优解。”
赵阳正对着体育理论教材昏昏欲睡,闻言忍不住笑了:“李哲,你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
不过这么一说,我倒记住李白的特点了。”
陈志鹏也笑了:“这个比喻好,一下子就懂了。”
他们常常为了一个文学观点争论不休,翻出相关书籍和论文佐证自己的观点;李哲钻研《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时,遇到逻辑难题,也会跟大家讨论,陈志鹏和王浩虽然不懂编程,却会从文学的角度提供思路:“你可以试试类比叙事结构,先搭好主线,再补充支线。”
赵阳还特意买了一大堆能量棒、巧克力和咖啡,放在宿舍的桌子上:“大家随便拿,复习消耗大,得多补充体力。”
有一次,陈志鹏为了赶《大学国文》的课程论文,熬夜到凌晨三点,写得头晕眼花。
王浩默默给了他一杯热咖啡:“别硬撑,实在不行就睡一会儿,明天再写。”
李哲帮他检查了论文的格式排版:“摘要里有个错别字,参考文献的格式也有点问题,我帮你改过来了。”
赵阳放弃了睡前刷手机的习惯,安静地陪着他:“我陪你,你写完咱们一起睡,不然你一个人多无聊。”
当期末成绩出来,陈志鹏的《大学国文》考了90分,《现代汉语》82分,《文学概论》85分,所有课程都名列前茅时,他拿着成绩单冲进宿舍,兴奋地喊:“成绩出来了!
都过了,还考得不错!”
四个男生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围过来看成绩单,赵阳一把抱住他:“我就说你肯定行!
走,今晚去校外的小馆子搓一顿,我请客!”
王浩笑着说:“该庆祝,这阵子的努力没白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