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昭宗即位,将亲谒郊庙,有司请造乐县,询于旧工,皆莫知其制度。
修奉乐县使宰相张浚悉集太常乐胥详酌,竟不得其法。
时太常博士殷盈孙深于典故,乃案《周官考工记》之文,究其栾、铣、于、鼓、钲、舞、甬之法,沉思三四夕,用算法乘除,镈钟之轻重高低乃定。
悬下编钟,正黄钟九寸五分,下至登歌倍应钟三寸三分半,凡四十八等。
口项之量,径衡之围,悉为图,遣金工依法铸之,凡二百四十口。
铸成,张浚求知声者处士萧承训、梨园乐工陈敬言与太乐令李从周,令先校定石磬,合而击拊之,八音克谐,观者耸听。
浚既进呈,昭宗陈于殿庭以试之。
时以宗庙焚毁之后,修奉不及,乃权以少府监厅为太庙。
其庭甚狭,议者论县乐之架不同。
浚奏议曰:
臣伏准旧制,太庙含元殿并设宫县三十六架,太清宫、南北郊、社稷及诸殿庭,并二十架。
今修奉乐悬,太庙合造三十六架,臣今参议,请依古礼用二十架。
伏自兵兴已来,雅乐沦缺,将为修奉,事实重难。
变通宜务于酌中,损益当循于宁俭。
臣闻诸旧史,昔武王定天下,至周公相成王,始暇制乐。
魏初无乐器及伶人,后稍得登歌食举之乐。
明帝太宁末,诏增益之。
咸和中,鸠集遗逸,尚未有金石之音。
至孝武太元中,四厢金石始备,郊祀犹不举乐。
宋文帝元嘉九年,初调金石。
二十四年,南郊始设登歌,庙舞犹阙。
孝武孝建中,有司奏郊庙宜设备乐,始为详定。
故后魏孝文太和初,司乐上书,陈乐章有阙,求集群官议定,广修器数,正立名品。
诏虽行之,仍有残缺。
隋文践祚,太常议正雅乐,九年之后,惟奏黄钟一宫,郊庙止用一调。
据礼文,每一代之乐,二调并奏,六代之乐,凡十二调。
其馀声律,皆不复通。
高祖受隋禅,军国多务,未遑改创,乐府尚用隋氏旧文。
武德九年,命太常考正雅乐。
贞观二年,考毕上奏。
盖其事体大,故历代不能速成。
从之。
古制,雅乐宫县之下,编钟四架,十六口。
近代用二十四口,正声十二,倍声十二,各有律吕,凡二十四声。
登歌一架,亦二十四钟。
雅乐沦灭,至是复全。
旧唐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