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案《尧典》云:“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孔氏云,七宿毕见,举中者言耳。
是知中星无定,故互举一分两至之星以为成验也。
昴西方处中之宿,虚为北方居中之星,一分各举中者,即余六星可知。
若乃仲冬举鸟,仲夏举火,此一至一分又举七星之体,则余二方可见。
今仁均专守昴中而为定朔,执文害意,不亦谬乎!
又案《月令》:仲冬“昏在东壁”
。
明知昴中则非常准。
若言陶唐之代,定是昴中,后代渐差,遂至东壁。
然则尧前七千余载,冬至之日,即便合翼中,逾远弥却,尤成不隐。
且今验东壁昏中,日体在斗十有三度;若昏于翼中,日应在井十有三度。
夫井极北,去人最近,而斗极南,去人最远,在井则大热,在斗乃大寒。
然尧前冬至,即应翻热,及于夏至,便应反寒。
四时倒错,寒暑易位,以理推寻,必不然矣。
又,郑康成,博达之士也。
对弟子孙皓云:日永星火,只是大火之次二十度有其中者,非谓心之火星也,实正中也。
又平朔、定朔,旧有二家;平望、定望,由来两术。
然三大三小,是定朔、定望之法;一大一小,是平朔、平望之义。
且日月之行,有迟有疾,每月一相及,谓之合会。
故晦朔无定,由人消息。
若定大小合朔者,合会虽定,而蔀元纪首,三端并失。
若上合履端之始,下得归余于终,合会时有进退,履端又皆允协,则《甲辰元历》为通术矣。
仁均对曰:
宋代祖冲之久立差术,至于隋代张胄玄等,因而修之,虽差度不同,各明其意。
今孝通不达宿度之差移,未晓黄道之迁改,乃执南斗为冬至之恒星,东井为夏至之常宿,率意生难,岂为通理?夫太阳行于宿度,如邮传之过逆旅,宿度每岁既差,黄道随而变易,岂得以胶柱之说而为斡运之难乎?又案《易》云:“治历明时。”
《礼》云:“天子玄端,听朔于南门之外。”
《尚书》云:“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孔氏云:“上日,朔日也。”
又云:“季秋月朔,辰不集于房。”
孔氏云:“集,合也。
不合,则日蚀随可知矣。”
又云:“先时、不及时,皆杀无赦。”
先时,谓朔日不及时也。
若有先后之差,是不知定朔之道矣。
《诗》云:“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又,《春秋》日蚀三十有五,左丘明云:“不书朔,官失之也。”
明圣人之教,不论于晦,唯取朔耳。
自春秋以后,去圣久远,历术差违,莫能详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