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上皇览之,叹曰:“昔先帝逊位于朕,册文则卿之先父所为。
今朕以神器大宝付储君,卿又当演诰。
累朝盛典,出卿父子之手,可谓难矣!”
至伏于御前,呜咽感涕。
宝庆二年,为尚书左丞。
时礼部侍郎杨绾上疏,请依古制。
县令举孝廉于刺史,试其所通之学,送名于省;省试每经问义十条、对策三道,取其通否。
诏令左右丞、诸司侍郎、大夫、中丞、给、舍等参议,议者多与绾同。
至议曰:夏之政尚忠,殷之政尚敬,周之政尚文,然则文与忠、敬,皆统人之行也。
是故前代以文取士,本行也;由词以观行,则及词也。
宣父称“颜子不迁怒,不贰过”
,谓之“好学”
。
至乎修《春秋》,则游、夏不能措一辞,不亦明乎!
间者,礼部取人,有乖斯义。
试学者以帖字为精通,而不穷旨义,岂能知“迁怒”
、“贰过”
之道乎?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唯择浮艳,岂能知移风易俗化天下之事乎?是以上失其源,下袭其流,乘流波**,不知所止,先王之道,莫能行也。
夫先王之道消,则小人之道长;小人之道长,则乱臣贼子由是出焉。
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渐者何?儒道不举,取士之失也。
夫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赞扬其风,系卿大夫也,卿大夫何尝不出于士乎?今取士,试之小道,不以远者大者,使干禄之徒,趋驰末术,是诱导之差也。
所以禄山一呼,四海震**;思明再乱,十年不复。
向使礼让之道弘,仁义之风著,则忠臣孝子,比屋可封,逆节不得而萌也,人心不得而摇也。
且夏有天下四百载,禹之道丧,而殷始兴焉。
殷有天下六百祀,汤之法弃,而周始兴焉。
周有天下八百年,文、武之政弊,而秦始并焉。
观三代之选士任贤,皆考实行,故能风俗淳一,运祚长远。
秦坑儒士,二代而亡。
汉兴,杂用三代之政,弘四科之举,终彼四百,岂非学行道扇,化行于乡里哉!
自魏至隋,仅四百载,窃号僣位,德义不修,是以子孙速颠,享国咸促。
国家革魏、晋、隋、梁之弊,承夏、殷、周、汉之业,四隩既宅,九州攸同,覆帱生育,德合天地。
安有舍皇王举士之道,从乱代取人之术!
此公卿大夫之辱也。
今西京有太学,州县有小学,兵革一动,生徒流离,儒臣师氏,禄廪无由,贡士不称行实,胄子何尝讲习。
礼部每岁擢甲乙之第,谓弘奖劝,不其谬欤!
只足以长浮薄之风,启侥幸之路矣!
其国子博士等,望加员数,厚其禄秩,通儒硕生,间居其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