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陈阿妹拦住她:“你知道那是陷阱吗?他们就是想引你现身!
一旦你出现在公众视野,立刻会被贴上‘煽动青少年反抗家庭’的标签,舆论战早就布置好了。”
田昕薇停下脚步,月光照在她脸上,映出一道旧疤??那是三年前在昆明街头躲避追踪时留下的。
她缓缓开口:“你说得对。
我去不了。”
但她转身走向储物柜,取出一只密封铁盒,打开后是一卷手工压制的蜡筒录音带。
这是周野留下的第七号实验品,从未启用过,代号“蜂鸣器”
。
“这是我最后的手段。”
她低声说,“启动‘群体共鸣协议’。”
林晚得知消息后连夜赶来,几乎失控:“那东西连原型都没跑通!
理论上它可以通过特定频率激发群体潜意识共鸣,让分散个体在同一时刻产生相似情感波动……可这等于直接干预人类心智!
我们跟他们有什么区别?”
“不一样。”
田昕薇盯着桌上的地图,七座拟建“归墟亭”
位置连成北斗七星形状,“我不是要控制他们的情绪,而是唤醒他们遗忘的能力??忘记恐惧,记得如何彼此靠近。”
她解释道:“现代社会最可怕的不是信息爆炸,而是共情衰竭。
人们看太多苦难,反而麻木了。
‘蜂鸣器’的作用,是在百万级人群中同步触发一次‘微小震颤’??不是命令他们做什么,而是让他们在同一秒想起某个曾被自己忽视的眼泪,或一句没说出口的对不起。”
林晚怔住。
良久,他轻声问:“风险呢?”
“最坏情况,引发大规模焦虑发作,甚至集体癔症。”
她坦然直视他,“但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了。
当对方开始让人害怕听见自己时,我们必须让更多人重新听见彼此。”
计划定于冬至日凌晨三点零七分启动,那一刻,“聆者一号”
卫星将掠过中国大陆正上方,形成短暂的全域覆盖窗口。
七座“归墟亭”
同步播放“蜂鸣器”
音频,借助地质结构与建筑共振,将声波转化为低频振动传入地壳深层,再由地下水脉传导至更广区域。
准备工作秘密展开。
小翼带队前往阿拉善,在废墟中央搭起临时工棚;两名地质学家改装了三台次声波发生器,藏于仿古木箱之中;而最关键的发射节点,设在贵州铜仁一座千年侗族鼓楼内??那里至今保留着“月夜击鼓诉心事”
的传统,村民自愿成为第一批“共振载体”
。
与此同时,田昕薇做出一个惊人决定:公开身份。
她在“萤火亭”
官网发布一段五分钟视频,画面简单至极??她坐在宁德亭中,背景只有烛火摇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