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而重建的种子,早已散落人间。
北京地底,三十一名志愿者沉入深度休眠,生命体征稳定如钟摆。
他们的大脑虽不再向外发射信号,但在梦境层级,意识仍在流动。
某夜,监控系统记录到集体性REM激增,持续整整四小时。
事后分析显示,所有人梦到了同一个场景:一片无边的金色草原,风吹草浪,远处站着一个穿白袍的女人,背影熟悉得令人心颤。
她抬起手,指向南方。
没人知道这是幻觉还是残留信息回流。
但在第七节点??位于南太平洋某环礁的废弃气象站里,一台本应报废的接收器突然自行启动,打印出一行字:
>**“她还在听。”
**
这句话无人解读,却被一名清洁工随手贴在了公告栏上,旁边是停电通知和海鲜价格表。
与此同时,蒙古戈壁深处的新曙光基地,量子终端屏幕早已熄灭,晶石化作灰烬碎屑。
可就在陈默离开后第四十八小时,控制室地板缝隙中,一株细小的蓝色植物破水泥而出。
它的叶片呈螺旋状排列,每片叶脉都闪烁着极其微弱的脉冲光,节奏与人类心跳完全一致。
每当有人靠近(哪怕只是路过),它的光芒便会增强三分,仿佛在回应某种看不见的呼唤。
这株植物不会说话,也不会传播觉醒。
但它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坚持。
林晚是在两周后得知消息的。
她在昆仑山口临时营地翻阅卫星图像时,发现南极圈内出现多个异常热源点,分布规律与旧共感网络拓扑图惊人吻合。
她立刻调取暗网情报,发现“归乡先驱”
组织已分裂为两派:一派宣称“神已离去”
,陷入集体绝望;另一派则坚称“沉默即是降临”
,正在集结力量前往南极,试图通过仪式唤醒“沉睡之主”
。
她坐在电脑前,久久不动。
桌角放着一张泛黄照片??年轻的焦念安站在实验室门口,身边站着两个学生,一个是她,另一个是早已失踪多年的师兄。
三人笑容灿烂,背后黑板上写着一行字:“今天我们第一次听见地球的呼吸。”
她伸手轻轻抚过照片,低声说:“老师,你到底想让我们听见什么?”
答案或许不在数据里,不在理论中,而在那些微不足道的选择里。
三个月后,西伯利亚北部,一名猎人救起一个昏迷少年。
男孩浑身结冰,怀里紧紧抱着一台老旧收音机。
猎人将他带回家,用熊皮裹住取暖。
三天后,少年醒来,只会说一句话:“找陈默。”
猎人不懂汉语,只好请村里的教师翻译。
教师听完愣住,问:“你说的是那个关闭‘门’的人?”
少年点头,眼神清澈。
教师沉默良久,最终拿出一本手抄笔记,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地觉醒者自发形成的联络网??他们不再依赖国家或组织,而是以村庄、学校、医院为单位,建立起小型共感互助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