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热天中文网】地址:https://www.rtzw.net
见《十三经注疏》第223页。
[20]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第42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
[21]《左传》昭公十八年。
见《十三经注疏》第2086页。
[22]《淮南子·泰族训》:“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旋踵。”
[23]《吕氏春秋·尊师篇》。
[24]关于懦的起源及其演化,请参见《中国儒学》第一卷(马勇著)第6—14页,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25]《孟子·离娄下》。
[26]梁启超曾说:《春秋》像“流水帐簿”
。
见《古史辩》第1册第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7]《左传》昭公二年:“晋侯使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
。
[28]顾炎武:《日知录》卷四“鲁之春秋”
条。
[29]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第11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30]《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31]《荀子·懦效》。
[32]《吕氏春秋·观世》。
[33]《隋书·李德林传》载其《答魏收书》引,今本《墨子》无此文,孙诒让《墨子闲诂》辑入《佚文》中。
[34]刘知几:《史通·六家篇》。
[35]详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3页,中华书局1981年。
按《殷本纪》有两个太丁,一个是汤之子,一个是纣之祖父。
这两个人据王国维说,在卜辞中都能得到证明。
然而,《后汉书·西羌传》注及《通鉴外纪》引太丁时并无《殷夏春秋》之名:
[36]叶玉森:《股契钩沈》。
[37]参见商承祚:《殷商无四时说》;孙海波:《卜辞历法小记》。
[38]陈梦家:《殷墟卜亦辞综述》。
[39]《左传》文公二年引有此语。
[40]《左传》僖公十年。
[41]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
见《十三经注疏》第1703页。
[42]《公羊传》隐公元年徐彦疏引,贾逵、服虔皆主此说。
见《十三经注疏》第2195页。
[43]魏源:《孔子年表》,见《魏源集》第273页,中华书局1976年。
[44]当然,也发现过西周卜辞,但从整个文化形态的变迁说,商亡而“卜辞文化”
似乎也就消失了。
[45]皮锡瑞:《经学历史》第27页,中华书局1959年。
[46]《孟子·滕文公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